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煤老板转型种植食用菌 每年每亩产值三百万
文章来源:食品产业网  更新时间:2010/7/15  

  每亩年产值300余万元,利润120余万元,土地利用率提高987倍,与传统农作物效益比为1:987………这一组组显夸张的数据并不是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胆设想。今天,在临汾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这一切已经成为现实。

  曾有经济学家预言,21世纪最有活力的资源是土地,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农业。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一预言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一些高新领域的农业调产项目正逐渐受到众多企业家的青睐,运用企业资本,驾驭市场机制,产销研综合开发的农业新模式正在各地上演。

  临汾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依靠高端的科技水平与先进的设备,该公司由一家煤焦企业成功转型为高能高产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如今公司的产品——食用菌,已经远销北京、太原、郑州、西安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在不断扩大。

  一

  曾几何时,人们说起山西,就会想到“煤老板”和“矿难”,“煤老板”豪车豪宅的奢侈消费方式曾一度吸引国人的眼球,引来非议无数;接二连三的矿难也曾以鲜血的代价给山西蒙上阴影。山西,一个资源大省,这种资源型经济,一方面给全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给我省创造了巨额的财富,支撑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严重制约了我省的科学发展。山西在为全国经济正常运转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却不得不担负巨大的压力。发展转型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澳坤公司董事长的李学功,也曾是临汾当地一家大型洗煤厂的负责人。在煤海风云中打拼多年的经历使李学功成为当地企业界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企业起步、成长、发展、扩大、转型的整个历史。

  “我们山西虽然是资源大省,但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只能越挖越少,越炼越脏,作为企业唯有立足长远,积极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持续发展,发掘绿色动力,建立高新科技产业才是众多企业必走的发展之路。”身为山西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临汾市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的李学功多年前就有此想法。

  2004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关小上大,改造升级成为大势所趋。随后几年,煤炭市场波澜起伏,资源整合、产业限制,使得众多煤焦铁企业面临着“重头再来”的境地。

  在此形势下,一些眼光独到的企业家开始寻找新的商机。教育、旅游、服务业等众多新型经济领域出现了“煤老板”的身影,而李学功看到的却是“土里能生金”的农业。2004年,李学功注册成立临汾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山西省及临汾市对当地煤焦产业进行了新一轮的大整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焦企业被关闭。也就在这一年,经过长时间的考察酝酿,李学功率先关闭了自己的洗煤厂,致力于立体农业种植的澳坤科技公司。

  当时,立体化农业种植这个概念,很多人连听也没有听说过,但李学功宁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这个人,很有企业家的眼光和风度。当很多人还在徘徊观望迷茫苦恼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从设想到蓝图,由蓝图到现实的转变。他几年前所提倡并积极实践的这种低碳、高能、低耗能、无污染、科技含量高、循环经济的新模式正在成为今天的新趋势。”一位熟悉李学功的当地企业家这样评价他。

  二

  汾河,滋润了一代代山西人的心田。在临汾东芦村段,紧靠汾河有一片荒滩地。以前那里乱石堆砌,杂草丛生,是一片荒凉之地。如今,人们再到此地,看到的却是一排排整洁高大的厂房。

  而更令人称颂的是来自厂房内部的神奇,该企业以废弃的农作物“边角料”做原料,巧妙运用科技手段,产出的却是营养丰富、味美高产的食用菌。

  2009年5月份,在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李学功占地200多亩的临汾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完成一期工程后正式投产。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该企业有员工150人,成为临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阶段,公司主要生产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熟谙企业管理之道的李学功为食用菌系列产品注册了“澳光”商标,并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公司。

  初次到澳坤参观的人总会用“惊奇”来形容看到的一切,名为食用菌种植,却与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方式大为不同,一律改为现代化的智能化恒温菇房,通讯设施、水、电路全部配备到位,属于智能化生产。尤其让人惊叹的是,这些利用废弃物秸秆、玉米芯、麦草等加工成的菌袋,在4米高的菇房内一层层层叠,每个菌袋都齐刷刷地生长出数个形状好看、个个质美的杏鲍菇。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公司日产杏鲍菇鲜品可达5吨,年产量1600吨,年产值2000万元。

  在目前行业中,全国日产量在半吨以上的菌类种植企业有200余家,山西省上规模的只有4家左右,种植杏鲍菇的只有李学功一家。去年,李学功的企业就得到了临汾市尧都区政府的支持,被定为区22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今年2月份,为了进一步扶持该项目的发展,李学功的杏鲍菇种植项目又被尧都区政府选为10个调产龙头项目之一。为此,李学功又有了新目标,他计划今年8月份将产量提升到日产8吨,以后再扩大生产将员工人数提升至500人,进一步吸纳优秀的技术和研发人才,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大中型企业,向全国同行业十强进军。

  让李学功意想不到的是,产品一上市就受到各地消费者的喜爱,订单源源不断从各地汇来。“我们改变了落后的传统食用菌栽培方式,采用了国内先进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制定了科学的工艺流程,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化、现代化、智能化生产。”李学功这样评价自己的企业优势。曾有人统计过,按此计算,每亩产300余万元,利润120余万元,土地利用率提高987倍,与传统的每亩农作物的效益比为1:987,而且节约了大量土地,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带动当地物流、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企业转型发展积累了资本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个企业的综合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社会效益同样重要。如今,因为澳坤的存在,除了每年可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130余人外,收购周边农户的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玉米芯、麦草等,带动农民运输户致富,间接增加农民收入360余万元。同时,澳坤公司带动当地数个村子及经济合作社土窑洞种植杏鲍菇、双孢菇、鸡腿菇等,培养农民技术工200余人,实现了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

  三

  1:987,一个多么神奇的数字。然而,李学功并不满足于这一切,在他看来,科研从来没有尽头,公司还有文章去做。为了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李学功将科技研发当成公司发展的首要支柱力量,在他的奔波下,先后有10名博士级的高科技人才被他的精神打动,先后加入到他的研发队伍之中,其中不乏国内同行业知名教授、专家。

  业内这样评价食用菌行业:食用菌生产具有一高(高效益)两低(低耕地占用、低用水)特征,兼具点草为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等优势。食用菌生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这一切有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高科技。

  正是有了科技的支撑,澳坤公司不但实现了1:987的“聚变”效益,而且还为未来的发展规划出可行的蓝图。据李学功介绍,随着公司的发展,他们将根据高效利用、绿色环保的原则,积极启动第二期、第三期期工,三期总投资可达1.15亿元,建成后公司将拥有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4条,有机生物肥生产线一条。这些设备的上马不但有效实现产品的升值,而且拉长了循环经济的链条,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前不久,中央巡视组一行在视察临汾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认为作为煤炭资源大省,这样的项目具有标志意义。6月22日,新任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到该公司调研,听说杏鲍菇生长期短、营养价值高、市场效益好时高兴地点头,对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澳坤公司的成功运营与科学规划无疑为众多新兴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激励作用。同时,李学功作为一名成功转型的企业家也为很多同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时下,在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的新政之下,大量的煤炭闲置资金在市场游走,如何用好这些资金为临汾做出更多贡献?如何引导更多的“煤老板”到新型经济领域去发展、去创业?这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李学功和他的澳坤企业作为一个样板,愈加值得更多人去研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期,我们正与北京鲁年生物技术研究院合作,利用出菇后的废料、有机垃圾等,采用单细胞发酵技术,制取生物甲醇、生物柴油、生物物药、有机肥料等。可以透露的是,我们的一些研发项目已经进入试制阶段,如果这些工程能够顺利上马,将使废弃物得到高效、优质、安全的循环利用,以期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资源的完全利用、企业效益质的提高。”李学功对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