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问政”食品安全 |
文章来源:东南商报 更新时间:2013/6/27 6:35:15 |
|
“民以食为天,吃的喝的就是老百姓的"天",而今天老百姓的"天"就像雾霾天一样让人纠结,让人担忧!”昨天,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专题询问会,话题锁定在市民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向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负责人尖锐发问。 “绿姿蛋糕这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应急处理是否积极有效?”“在禽类尚未设立定点屠宰的情况下,如何建立监管机制有效保证禽类食品安全?”“一些散户为了蔬菜的品相好看,放在受污染的河水中浸泡,造成了二次污染,农业局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怎么管的?”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一一作了应询。这是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第一次行使专题“询问权”。 记者 张昊 人大询问政府 问的和答的,都是头一回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接连发问,政府部门领导当场作答,对回答有疑问的,还要追问,这一幕幕特别的场景就发生在宁波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会场上。 昨天上午9点,包括宁波市常务副市长寿永年、副市长张明华,以及市食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杨甘霖,市教育局局长沈剑光,市公安局副局长罗利达,市农业局局长鲍尧品,市贸易局局长吕齐鸣,市卫生局局长王仁元,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市工商局局长顾文俊,市质监局局长郑德兵等多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准时坐在宁波饭店的会议厅,准备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询问,这对他们而言还是平生第一次。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坐在主席台的左手方,对面坐满了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专题询问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为了控制时间,提问每人每次不超过2分钟,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问题时每次不超过5分钟。 昨天,询问刚开始,申请发言的委员都哗哗举起了手,主持人依次点名,有序发问。地沟油、宁波奶事件、放心菜、大米重金属超标问题、餐厨垃圾处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向市政府和职能部门接连提出了12个热点问题。在现场,副市长张明华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一一作了应询。 小海鲜还能吃吗? 海水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今年湖南“镉大米”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重金属超标问题普遍关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金潮提出询问:“我市市场上流通的大米,包括地产大米和外地流通的大米有没有发现重金属超标,工商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对大米有哪些检测项目?” 市工商局局长顾文俊回答说,宁波大米80%都是外地输入的。广东揭露了大米重金属超标的问题,我们立即进行了排查,没有在宁波市场发现镉大米曝光来源地的大米。大米从日常监管情况来看,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强化了抽检,2012年我们抽检了156个批次,检查结果是内在质量全部合格,只是有些批次存在标签不合格。 去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宁波近海海水为劣四类。这让每天餐桌离不开海鲜的宁波人无法淡定。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副主任董学东向市海洋与渔业局发问:“现在宁波近海污染严重,很多人都不敢食用小海鲜了。请问宁波沿海污染状况对海产品的质量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坦言,随着海洋污染的加剧,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是必然的,而且对渔业资源的破坏也是比较严重的。不过,陈秀忠表示,“宁波海产品质量总体上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按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宁波近海海水为劣四类,但根据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宁波绝大部分的海域都是符合标准的,也就是说,宁波渔业养殖的环境还是安全的。” 回应市民关切 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今年以来,我市接连发生宁波牛奶集团“早产奶”问题和江东“格拉桥”面馆、绿姿蛋糕等食品中毒事件,广大市民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的呼声十分强烈。而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就聚焦食品安全,正是回应了市民关切。 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许多代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代表意识认真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检查、暗访和视察活动,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要求,积极向常委会提出意见建议。 他说,专题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种监督手段,是深化会议审议质量、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专题询问通过面对面的问询应询、交流沟通,可以促进被询部门更加清晰地研究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回应社会关切,更加努力地加强和改进全市食品安全工作。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对记者说:“代表发问直奔主题,很多问题都切中要害,这样的专题询问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市人大常委会代主任宋伟在总结专题询问时表示:“今天的专题询问会时间虽短,但形式新、内容实、互动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现场直击 食品安全事件 为何都是网上先曝光 检查中没发现吗? 宁波牛奶集团近来因接连曝光“早产奶”、大肠菌群和β-内酰胺酶严重超标、虚标生产日期等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屡次陷入公众争议之中。 为何网民先发现? 回溯事件处理过程,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建飞,认为“宁波在披露和处理问题上,确有一些瑕疵”,并向市食安办一口气提出了数个问题。郑建飞发问道: 为何去年8月抽检不合格时隔半年之后才通报?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为何半年以后由网民发现了之后才公布? 为何在这期间宁波牛奶集团还被评为全市食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动的先进单位?市食安办明明发现了宁波奶的问题,却未启动调查,居然还把它评为先进集体,请问牛奶公司在百日行动中有何有效行动,先进单位的先进性何在? 宁波牛奶接连出现三次食品安全问题,都不是市食安办主动向社会通报,而是由市民来举报发现的,这又是为什么? 评价性抽检不公布 市食安办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胡国权回答: 目前食品安全的检测分为监督性抽检和评价性抽检两种。评价性抽检不同于监督性抽检,只是一种风险监测,程序比较简单,只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执法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不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也不单独向社会发布信息。 接着对为何半年之后才公布作了解释: 去年乳制品评价性抽检是由市食安办委托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的,属于服务外包,这里面食安办对检测机构的监督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我查了历年抽检的数据,宁波2009年鲜奶的合格率是77.42%,2010年是64.68%,2011年是86.05%,到去年是68.66%,所以我理解技术中心以为合格率与往年也没很大差异,所以按常规把检验结果在今年的1月30日才告知我们,这个告知确实迟了,主要的责任在我们食安办。而又因为这属于评价性抽检,往年惯例也是去年抽检结果今年发布。我们在评比先进时,确实还没有拿到这份检测报告。 对如何改进机制,避免发生类似事件时,他谈到今年市食安办采取了的措施: 市食药监局食品安全监察处确定专人,与各个检测机构加强联系,要求每个星期把检测结果收集上来,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每个月召开例会,分析研判评价性抽检所发现的问题。哪怕是稍微小一点的问题,我们都要及时采取措施。 从4月开始,每月汇总重要的抽检结果,以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专报报告市委市政府。对于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第一时间通报给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进行查处。 质监局长作检讨 由于宁波奶的监管也涉及到质监部门的职能,市质监局局长郑德兵也作了应答。他认为,通过此次事件,质监部门有一些教训可以总结。他说: 我们虽然制订了一系列的监管制度,特别是信用监管制度,但是制度的落实却没有到位。宁波奶、绿姿事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先在网上曝光的,为什么我们在检查的时候没有发现呢?这说明我们质监部门监督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质监部门是需要反思的。 我们质监部门把监管工作做得更好是应该的,接受社会的批评和监督是应该的,要克服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 在监督的态度上要更加积极主动,敢于担责,敢于认错。特别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正视,不能把问题推给过去,推给别人,推给客观。在监督的方式方法上我们也要开拓创新,克服陈旧观念的模式,特别是要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今天也是向大家作检讨,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还是出了很多问题。希望人大代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加强监督,提出的批评意见,我一定从内心深处加以认识反思。 食安办主任致歉 市食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杨甘霖也对宁波奶事件进行了表态: 宁波奶出现的食品安全的问题,确实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再次向大家表示歉意。 现在我们很多问题的查处,基本上靠公众监督,作为我们执法部门在这个方面应该是比较欠缺的,我们也在吸取教训的过程中,认识到我们确实需要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主动打击的力度。 现在中央越来越重视,媒体越来越关心,百姓越来越担忧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一定会居安思危,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不足和教训,努力把食品安全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