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教授称金钱有镇痛功能 和钱接触能耐痛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6/29  

   金钱具有镇痛功能、失去金钱的疼痛和肢体受伤的疼痛十分类似……近日,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欣悦作为第一作者即将发表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的论文《金钱的符号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引起了学术界之外的关注。

昨日,周欣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研究受到学术界之外的热情关注与当下的金融危机大背景不无关系。我们的分论点之一‘损失金钱会令人们感到生理性疼痛’告诉我们,人们在金融危机中感到的痛是真实的,和生理性疼痛的感受类似。 ”

[实 验]

和钱接触后更耐“痛”

在周欣悦的这篇论文中,作者通过6个实验证明了金钱对于生理性疼痛与社会性疼痛(即社会排斥)的抵御作用。据介绍,这6项实验全部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实验室里完成,实验参加者均为大学生,一部分是在校园BBS上发帖后招募来的学生志愿者,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在校园中随机寻觅来的,共有548名学生参加了实验。

据悉,其中重点实验分为“金钱概念启动”和“疼痛感测试”两部分,金钱概念的启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周欣悦向记者介绍了其中的两种:“数钱法”和“造句法”。

“数钱法”。启动活动是在测试前假意告诉被测试者,接下来要进行一项手指灵活度的测试。之后随机分配其中一半的被测试者数80张百元人民币,另一半则数80张纸。在数钱(纸)结束之后,紧接着进行下面的疼痛感测试。

“造句法”。实验者在测试前假意告诉被测试者,接下来要对他们的语言能力进行考察,请他们将打乱顺序的句子进行重新排序。其中一组被测者的句子中包含了“金钱”类词语,另外一组的句子中则无。在排序完成之后,接下来进行疼痛感测试。

疼痛感的测试则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发生理疼痛,另一种是引发社会性疼痛。生理痛感的测试可以通过把手伸到温水和热水中的方式,结果显示,数过钱的一组被测试者的感觉到的疼痛程度更低。

社会排斥试验可以通过玩一种电脑游戏来进行:被测试者和电脑中的两个虚拟角色进行三“人”间的抛接球游戏,持球的“人”可以传给另外的任意一方,被测试者在把球抛给虚拟角色之后,球开始在两个虚拟角色之间传递,再也不会抛给被测者,被测者需要汇报他们的感受。结果显示,数钱的一组被测试者,或者是造句中带“钱”字的一组,相对于另一组被测试者来说更加不会因为遭受排斥而感觉受伤。

“实验证明,金钱概念的启动能够减缓人们感受到的疼痛,包括社会痛苦(社会排斥)和生理性疼痛(高温痛感)。”周欣悦说。

[质 疑]

研究是否引导人们拜金

一些媒体将周欣悦等人的研究结论归纳为“金钱可以镇痛”,而随着研究成果在海内外的传播,对其研究的初衷和意义也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

针对“这项研究是否鼓励人们拜金”的质疑,周欣悦表示,她并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相反,金钱的效应虽然被证明可以减缓疼痛感,但是金钱的效应十分短暂,而且有各种副作用。她的建议是,寻求社会关爱比起寻求金钱来说,减缓疼痛的效用更加持久。相比作用力短暂的金钱,社会关爱才是“痛苦的首要缓冲器”。金钱抵御疼痛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它是作为社会关爱的替代品存在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金钱的效用并不持久。“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有两类社会资源可以帮助人们抵御痛苦,一是金钱,二是社会支持,”她说,“但社会支持是更首要的疼痛缓解机制,疼痛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关爱是与生俱来的反应。这样的反应是具有进化优势的。我们希望,社会上片面逐利的人更少一些,相互关爱的人更多一些。”

[呼 吁]

金融危机之痛需心理干预

“使用功能核磁共振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受到他人排斥时,以及损失金钱时,人的大脑反应与肢体伤痛时大脑的反应是相似的。”周欣悦说,“钱、爱(社会关系)和痛的关系如何?对这个问题的好奇是吸引我们研究的最初动力。”

而对于原本枯燥专业的心理学研究会引起如此多的社会关注,周欣悦认为除了因为钱、爱(社会关系)和痛原本就是人类永恒关注的热点之外,当下的全球经济形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的研究受到学术界之外的热情关注与当下的金融危机大背景不无关系,”周欣悦表示,“我们的分论点之一‘损失金钱会令人们感到生理性疼痛’告诉我们,人们在金融危机中感到的痛是真实可测的,专业人士和社会应给予人们更多心理干预和关爱。”

周欣悦认为,金融海啸令不少品尝了金钱丧失的痛苦,这种情况下人们之间的相互关心更显的重要。“虽然金钱能够减缓疼痛,但是社会支持抵御痛苦的能力比金钱更有效且更持久,即便是一句亲切的问候都会有重要的“止痛”功能。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遭受疼痛的时候,比如在打针的时候,如果有人站在身边就能够使得人们感受到的疼痛感显著降低。”她说。 □据广州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