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保健食品陷阱多 选购要多留心眼
文章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3/31 10:35:45  

“我从熟人手上买了几盒保健食品,说是包治百病,吃了几天才发现药盒上连"蓝帽子"都没有。”在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8日举行的“保健食品再认识”大讲堂上,怀疑买到假药的武汉市民万婆婆一大早就赶到了活动现场,请求专家答疑解惑。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身体健康越发重视,尤其是中老年人。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盲目相信“专家”的夸张虚假宣传,极易购买到不合格甚至伪劣的保健产品。

年过6旬的万婆婆一直受糖尿病困扰,听熟人介绍一款“山药片”的保健食品“包治百病”,于是让朋友送了8盒到家中,总共花销175元。“吃了几盒感觉有点不对。”万婆婆说,感觉没有什么药效,仔细研究了包装盒才发现没有“蓝帽子”这一保健食品专用标志。

武汉市食品化妆品监督所副所长王晓凡现场对这种“药”进行了观测,“从外包装上看,没有保健食品专用标志等标识,初步判断为假药,具体还需详细检测,并建议其到相关机构投诉维权。”王晓凡说。

事实上,和万婆婆一样,对保健食品如何购买、鉴别、使用等问题充满困惑的老年人不乏其数。活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教授姚平向市民详细介绍了保健食品的基本知识,保健食品适应人群,并对药品、保健食品和食品的不同功效进行了区分。

姚平介绍,保健食品并不是人人适用,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特定人群才适用。并且,保健食品不能替代日常膳食,也不能替代药物,充其量只能辅助药物调理。“保健食品"似食非食",因此保健食品不能替代日常膳食,也不能替代药物。”

姚平提醒,如果你是亚健康状态,那么你可以适当选用合适的保健食品。首先,要分清自己是否是该产品标识的适宜人群;其次,要一一查询保健食品标识与批准文号;最后,要查看产品的说明书,识别保健食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