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买回桶装食用油分装入玻璃瓶 真有道理吗?
文章来源:龙虎网  更新时间:2013/3/21 8:24:22  

  最近,家住建康路的陈阿姨,每次拆开一桶食用油时,都会不厌其烦地把油分别倒进事先洗干净的玻璃瓶中。“听说用玻璃瓶装食用油,比用塑料瓶更安全。”而陈阿姨的儿子则觉得,老妈这纯粹是闲得没事干。那么,装食用油真的是用玻璃瓶更安全吗

现状:食用油多数都用塑料容器

在瑞金路上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超市里销售的各种食用油的容器,绝大多数都是塑料瓶或塑料桶。特别是大桶装的,基本上都是塑料包装。记者发现,食用油塑料桶的底部,往往会标明“PET”。而一些小瓶的、价格比较贵的食用油,比如橄榄油、山茶油、葡萄籽油等,往往是用玻璃容器。 根据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只要是符合标准的金属容器、塑料容器以及玻璃容器,都可以作为食用油的包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也应该是安全的材料。”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

消费者:食用油拆封后分装进玻璃瓶

那么,用什么包装会影响消费者选购食用油吗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家住瑞金路的张小姐表示,她选购食用油基本上不看什么包装材质。“一般看种类,然后是价格。我觉得用什么包装应该无所谓吧,超市里的油很多都是用塑料桶装的啊,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而家住建康路的陈阿姨,从去年开始,买回家的食用油基本都是用玻璃瓶装好。“没拆封的不动,如果拆封了,我就把油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瓶中。听说塑料桶有塑化剂什么的,我觉得这样更安全一点。”陈阿姨告诉记者,她有“收破烂”的习惯,家里的橄榄油吃完后她都习惯把瓶子洗洗干净留着〖虑到“安全”陈阿姨甚至还给家住河西的儿子儿媳送了两个玻璃瓶。“但儿子嫌麻烦,不肯用。”

实验:塑料瓶装食用油不安全

那么,塑料瓶或塑料桶装食用油到底安全不安全呢记者了解到,同济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的厉曙光教授曾经进行过一些实验。 该实验选择了居民家中、某食堂、街头小贩以及两家快餐店的多份食用油样品,包括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厂日期的塑料桶装大豆色拉油、食用调和油、花生油等,进行了两种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邻苯二甲酸二酯的测定。根据实验结果,厉曙光认为,塑料容器是食用油中增塑剂的主要来源。这份实验结果发表在其论文《食用油及其加热产物中酚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中。 增塑剂,也叫塑化剂。近两年多起食品塑化剂风波,也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据悉,塑化剂能影响人体内分泌,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可能会导致肝癌。

对此,董金狮也表示,食用油的塑料包装中,确实可能产生塑化剂。“现在很多塑料做得越来越好看,里面的添加剂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塑料种类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有些非法企业可能会使用一些不合要求的废塑料作为原料。而装油的时间太长,或是使用时随手将油桶放在灶火旁,温度太高,都可能导致塑化剂析出。”

专家:玻璃瓶装食用油最安全

那么,是不是就如陈阿姨所说,玻璃瓶就比塑料瓶更安全呢 董金狮打了个比方,如果所有材料都是合格的,那么比较安全的是玻璃容器,可以打100分,接下来是金属容器,打80分,其次是塑料容器,打60分。“大家都合格,但合格程度不一样。”而玻璃容器中的深颜色容器,在阻隔紫外线方面效果更好。 既然用玻璃瓶装食用油更安全,为什么不把所有的食用油容器都换成玻璃瓶呢董金狮称,使用玻璃瓶会增加不少成本。对那些高档、价格较高的食用油来说,一个玻璃瓶的成本不算什么。“而那些低档一些的食用油,在包装方面自然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因此,董金狮也建议,大家不妨向陈阿姨学习,如果买回来的食用油能在一两个月内吃完,可以将塑料桶中的食用油分装入玻璃瓶。“玻璃瓶放在灶台上不仅操作方便,也更安全。我就曾因把塑料瓶放在灶台上,而把塑料瓶烫坏了。”

关于食用油,还有这些要关注

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可谓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关于食用油很多人或多或少还有疑惑。比如,买油是选大桶装还是小瓶装家里的油吃完了要不要换种油吃吃与单一品种的食用油相比,调和油更健康吗为此,记者特别咨询了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常迪。

大桶装还是小瓶装

“别贪图方便和便宜,就大桶大桶地买油,这可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埋下隐患。”常迪说,植物油中99%以上的成分是脂肪,而脂肪很容易氧化变质。食用油买回来,从打开盖子那一刻起,就开始氧化酸败。一桶已经开封的油,如果在3个月内没吃完,就会产生大量过氧化物。人食用之后,就会加速机体衰老,甚至诱发癌症。 因此,常迪建议尽量购买小瓶装油,食用油在开盖后最好在1个月内吃完。而储存油时,则要尽量隔绝空气、水汽以及避光。

“换油”还是“专一”

对很多家庭来说,“换油”这个概念几乎很少有过。绝大多数人购买食用油,都很“专一”,要么看价格,要么看品牌。“这种‘专一’心理要不得。”常迪说,经常换油,营养会更全面。不同油料作物制成的油,营养成分不一样。他举例说,像大豆油和花生油,多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一些;橄榄油和茶籽油,则是单不饱和脂肪酸要高一些。经常换着吃油,营养更全面,还能规避食品安全的风险。“每次吃完后,再购买另一个品牌、另一个品种的食用油。”

调和油也能“自制”

“如果有条件,调和油确实可以自制,这肯定比市场上销售的现成的调和油要健康得多。”常迪说,别看广告里到处打着调和油的旗帜,又是按比例调和,又是品种丰富,但事实上,这些调和油中各种油的含量与比例,现在还没什么很好的办法能测出来,这就给了商家们一个钻空子的机会。“比如,橄榄调和油,可能就是由一点点橄榄油和大量普通品质甚至低品质的油调和而成,但价格却往往要比普通调和油高不少,从而导致消费者花了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