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国经济网举办“两会议食厅” 热议食品安全 |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13/3/11 9:30:03 |
|
“两会议食厅:2013年两会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在京举行 望月/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陶瑞钢 张欣瑜)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3月9日,在一年一度的“两会议食厅--2013年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上,部分来自食品界的代表委员和业内知名专家、政府职能部门官员热烈讨论了包括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在内的焦点话题。 “两会议食厅”是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承办的固定活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据刚刚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显示,国务院即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解决重复监管,监管“盲点”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两会议食厅”格外受到关注,三全董事长陈泽民、今麦郎总裁范现国等八位代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等多位权威专家,以及来自国务院食安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食药监管局的官员出席了活动。恳谈会由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形象大使、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 源头防治 田间上的安全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甲醛血旺、地沟油,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问题都出在生产的源头上。加强源头治理,前移监管重心,是代表委员的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银香认为,食品安全治理的理念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从土壤检测、农产品的种植、空气的监测,到食品的加工、废物利用,从源头控制食品质量安全,才能打造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有机循环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利代表认为,从源头治理牛奶等食品安全,需要加强饲草饲料等源头把控,建立全区域、全过程控制监管体系,减少农业的化学品投入量。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陶然居董事长严琦认为,要保证每一种食品进入餐桌的时候都有质检报告,能够追根溯源,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用制度保证源头上的安全。 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刘秀梅认为,应该工农联合。散养、散种、散收难以保证食品安全,一定要集约化生产,特别是集团化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范现国认为,对农村种植大户的培训很有必要,到底不能打什么农药,不能用什么化肥,须通过培训进行说明。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认为,应在源头上实行食品安全倒逼机制,依靠龙头企业,团结小生产者,组织庭院经济,成立专门的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连锁店,实行农超对接、农乡联动,建立便捷高效的农产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陈泽民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首先要用农业现代化完整规范体系来保障产品的质量。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危机,需求无法满足才是真正的危机。” 全程监控 产业链上整合力量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认为,食品安全有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一个是上游,另一个是生产经营环节。从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畜禽屠宰、食品进出口等环节开展工作,不断延长产业链监控,食品污染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严琦委员认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究其原因,是因为多部门管理,缺乏有效整合,长效监管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为地按照部门的职责实施分段管理,这样的监管自然会出现漏洞。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食品处郭翔认为,需要完善评价工作规则,配合有关部门建立“黑名单”制度。 王银香代表建议,要注意生产、物流、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安全;应健全全产业链的监测体系,从产业链源头监控,建立食品生产供应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可追溯体系。 安全知识 . 对于社会上谈“食”色变的现象,代表委员一致认为是反应过度,没有必要。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与受众缺乏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相关。“很多人一听到添加剂就闻风色变,认为我跟做毒品的是一样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孙宝国无奈的说,“其实人类是无法躲避食品添加剂的,上到酒水饮料、下到风味餐食。只要在国家的规定的范围内合法添加,不但对身体无害,还能让人类享受到更多的美食。” “什么才是安全的食品?什么才是清晰的食品标准?只有通过科普知识,公众对一些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既不会盲目怀疑一切,同样也不会盲目相信一切,才能对食品安全有正确的判断。”刘宗利代表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表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是不必要的,很多问题的出现与公众不了解有关。等我退休以后,其他事情我都不做,就从事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宣传与科教司处长耿欣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还属于薄弱环节,很难获得公众的好感,而且很容易引发舆情风险。同时,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滞后,大家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科普知识,应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 刘秀梅院士认为,我们食品安全科普要从儿童抓起,从行为习惯开始,在幼儿园就让孩子知道病从口入的危害,不能等不安全的因素进入食品行业了才知道什么是不干不净。食品安全是一门学科,很多专业问题在里面,应该由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等相关部委联合编教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表示,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属于科学严谨的工作,而国家对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标准都有明确限定。因为目前公众对食品安全迷茫的主要原因就是恐惧度过高,建议监管在发布食品安全检测报告时,应考虑告知公众,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否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从而减少恐慌情绪的出现。 重典治乱 建立信用体系 “应加大力度推动行业立法,食品行业的商业贿赂应该严厉打击,采购应该纳入国家法律法规来规范,让大家知道吃回扣不是一般的商业贿赂,它的危害更为严重,人的健康是吃出来的,必须用法律去规范食品安全。”严琦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认为,我国食品行业的立法还需加强,相关法规必须严肃执行并不断完善。 刘宗利代表认为,食品安全关系到生命安全,还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表现。因此,食品安全必须严管。 王银香代表认为,生产者、中间商,以及销售者、监管部门,都要有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的信息评价、跟踪记录、对食品加工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切实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郭翔表示,“工信部2013年将推动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还将组织实施食品行业职业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