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保健品陷阱频骗老年人 银发老人破财又伤心 |
文章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12/24 16:38:11 |
|
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专电题:保健品陷阱频骗老年人 银发老人破财又伤心 记者周琳、周蕊 保健品陷阱层出不穷,骗购伎俩虽然频被曝光,但仍有不少老年人上当。仅今年1月到11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的保健食品投诉就有384件,保健用品投诉120件。专家指出,应从严设定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宣传教育,多管齐下,打造安全、放心、干净的保健品市场。 骗局丛生 为何受伤的总是老人?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保健品行业也逐渐成为掺杂造假的“重灾区”,一些厂家设计的骗局不断翻新。 骗局一:“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上海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上海老人秦某听信厂家“防癌抗癌功效”的宣传,从1997年开始食用一种“多糖初乳粉”产品,积蓄花掉了12万元,最近却查出了患有肠癌。当她要求商家退回尚未拆封的、购买价格达2万多元的保健品,却遭到拒绝。 骗局二:“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保健品设置推销骗局,通常采用免费试用、免费体检、“专家”义诊免费讲座等方式,先吸引消费者试用,然后用超标的检测结果吓唬消费者,催促赶快服用保健品。 骗局三:亲情攻势,攻心为上。上海市民尹大爷说,自己一直独自生活,有次在早锻炼的时候遇到一个自称是保健品推销员的姑娘,嘘寒问暖,还在得知自己地址后经常买水果去看望他。自己隔三差五就在她那里买保健品,身体却没有改善。“我提出以后不再购买、要求退货之后,她挂了电话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乱象不断 权益如何保障?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2011年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银发经济”带动了旺盛的消费需求,但老年人的消费环境、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在食品、营养保健品、医疗等消费领域,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损害,且由于缺乏精力及维权知识,多数老年人不愿维权。 另一方面,科普宣传不够,使得理解偏差被不法商家所利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厉曙光教授说,例如降血糖的药物其主要成分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但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甚至每一粒药物所含成分多少都不固定,不法分子会利用偏大的剂量、“立竿见影”显现的效果迷惑消费者,却伤害了消费者的身体。 “现在很多老人对保健食品的理解存有一定的偏差,而这种偏差正好被骗子所利用。”上海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一些老人认为“保健食品多吃没坏处”“进口食品肯定质量好”。实际上,保健食品除了有特定功能,也具有适宜特定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也有不同的适应症,并非“吃不好也吃不坏”。 但是,消费者通过肉眼其实很难分辨一种保健品是否存有违规行为。据监管部门介绍,在产品名称、包装、说明上做文章,假冒药品,或者直接冒用药品的批准文号进行销售,都是保健品市场的乱象。而消费者往往无法知晓批准文号是否正确,鉴别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也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 安心“银发”市场需多管齐下 专家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形成合力,打击不法行为;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对老人给予更多关爱,帮助其维权,使其精神赡养得以满足。 上海市消保委沈仲鑫认为,解决这类问题,一是政府应投入开设各类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场所和交流平台;二是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引导,形成尊老风气,让老人的“精神赡养”得以满足;三是鼓励公益力量多组织与老人沟通的活动等。 厉曙光建议,对保健品的准入和销售标准应从严。保健品的审批门槛低、准入标准不高,药品批发、零售甚至普通商店、超市均可以直接经营,这样会给监管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应该明确保健品的销售渠道。 业内人士介绍,一方面应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另一方面严查违规的保健品电视广告,明确媒体在保健品领域的宣传和把关责任,缔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上海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协会常务副会长肖迪娜表示,保健品销售人员的从业标准还应从严。事实上,现在保健品销售人员已经有资质认证,但由于不是强制性的,就目前来看覆盖面并不广,建议将资质认证作为准入制,对人员进行正规培训。 同时,还应把住伪劣药物进社区的关口。“现在很多企业和街道关系好,就可以直接到社区宣传,这种行为应禁止。”肖迪娜说。 据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市工商局、消保委等部门联合起来,已通过进社区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公益广告、发放宣传手册和张贴宣传招贴画等各种渠道,向老年人宣传正确选择保健食品的专业知识,接受各类投诉、申诉和举报,免费发放《保健食品消费指导手册》,提高老年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和防范消费陷阱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