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科学家捕捉到400年前超新星爆炸 形似比萨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12/5  

    国际在线专稿 西班牙和美国天文学家日前使用“光回声”(light echo)成功地捕捉到400年前太空中一次超新星大爆炸的情形。天文学家描述当时这颗超新星爆炸后的样子像一块漂浮在太空中巨大且艳丽的比萨。

  据报道,这颗耀眼的“新星”于1572年11月出现在天空,当时这颗星星非常明亮,以至在白天都能清楚地看到。这颗新星是丹麦天文学家、贵族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在仙后座附近发现的,他当时认为这颗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

   颠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

  据了解,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2000多年的天文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理论;并且通过观测到的这颗超新星,证明了星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好的了解恒星形成

  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重新对400年前的那次超新星大爆发事件进行反复论证,并为超新星进行分类。

  尽管当时大爆炸时最原始的光或“直接光子”在400年前就已经过地球,但天文学家安设在美国夏威夷以及西班牙的天文望远镜还是通过“光回声”捕捉到了大爆炸时原始暗淡的光——这些爆炸时的光通过银河系星云尘埃的反射被望远镜成功地捕捉到。

  西班牙天文观测台一名发言人表示:“这就像岩石掉到池塘里一样,石头激起的水波不断层叠着向前推进,直到水波遇到像码头一样的物体,之后新的水波再次生成,并且向外扩散。而我们现在做的正是观测水波遇到码头后产生的新水波。”

  天文学家乌斯达使用位于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峰上的昴星望远镜对该超新星发出的光进行观测,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看到在我们生存的银河系中,超新星是如何诞生和毁灭的。”

  为研究白矮星的诞生和灭亡提供了新的证据

  据报道,历史上第一次记载超新星是1572年,第谷当时观测到的那颗超新星是Ia类型的超新星(Supernova 1572)——这种超新星是由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white dwarf)爆炸而成的,并且亮度几乎恒定;这为研究白矮星的诞生和灭亡提供了新证据。另外这一发现也第一次为“Ia型超新星来自含有正常恒星和白矮星的双星系统”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Ia类超新星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氢和氦。如果没有超新星的爆炸,形成生命最重要的元素在地球上是根本不能形成的。

  目前白矮星为什么爆炸和爆炸的方式还没有合理的解释,不过美国、西班牙两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团队已打算使用观测到的数据来验证当前的理论。

  其中一种理论认为,白矮星从其伴星那里获取新物质,且体积迅速膨胀,最终导致爆炸。而另外一种理论则认为超新星的爆发是由于一颗大质量的恒星吞并其它两颗白矮星而导致的。

  据悉,天文学家通过观测1572年这次超新星大爆炸的光,可以更好的了解恒星的形成历史及我们生存的银河系的演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