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塑化剂”仅仅是食品行业“冰山一角” |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12/12/10 13:04:16 |
|
核心提示:在没有添加塑化剂的情况下,仅仅长途运输和包装的疏漏都对行业带来震荡,那么对于我们平时所食用的加工食品,各种添加剂的加入,一旦深究,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 一篇“塑化剂”的报道,将酒鬼酒推到风头浪尖。众白酒大亨近日来的低调和沉默,唯恐多发一言,难以独善其身,其实大家都在观望,看看此事件如何平息,又如何有有关部门来回应。 众多专家出来拍砖;众多消费者一片恐慌;众多投资者收紧银根;众多主管部门的官员,缄口莫辩......这个已经在行业里面存在了数十年的既定事实,当此刻赤裸裸出现在公众面前之时,却为整个行业相关人士,带来如此大的恐慌。 经过连日来,笔者对于业内专家和人士的了解,大家纷纷指出,在白酒中添加塑化剂,对于酒体本身没有任何好处,最终,在央视的质量调查报告中,也组织专家查出真相,原来是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将塑化剂的分子,融入到了酒体内,于是才让酒鬼酒成为了众矢之的。 其实,也不能说酒鬼酒此番遭受的是不白之冤,只是别的白酒企业也很难独善其身。在没有添加塑化剂的情况下,仅仅长途运输和包装的疏漏都对行业带来震荡,那么对于我们平时所食用的加工食品,各种添加剂的加入,一旦深究,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在一次行业论坛上,原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魏夕和曾说过。 实际上,纵观整个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要想将我们传统的手工业食品,变身为可以长期保存并且长期运输,并进入各大商超的加工产品,不动用各种保藏手段,是万万不行的,于是,整个大学四年,我们都沉浸在实验室里面,学习各种食品保险的方式,学习各种添加剂的制造方式,以及国家标准(以下简称“GB”)的测算方法,就是为了如何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以及方便食品,能够推广到更大的区域。 另一方面,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工程中,为了增加食品的滋味,为了更好的赢得消费者,以及更好的达到国家各种GB检验标准,在合理范围内,往食品内加入添加剂,也成为了食品工业探寻的一个领域。 笔者自大学毕业以来,再也没有进入过实验室,但是当时对于各种添加剂的GB测定的方式还历历在目,当时觉得过于残忍,就是每一种食品添加剂被研发出来,都要对小白鼠进行小剂量注射,小白鼠物理死亡那一刻所注射的剂量,再除以200,就是当时(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GB。 然而,中国历来崇尚的都是“民以食为天”,当各个地方的各类食品加企业,在地方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驱使下,在广大奔小康的人民的诉求中,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之时,GB国标似乎并不能成为每一种食品准入市场的严格标准,例如现在市面上大量的泡菜制品增脆剂超标7至8倍甚至10多倍,许多广进二三级市场的食品都是三无产品,由小作坊制造等。 由此,不难看出,许多食品在进入流通环节之时,并没有相关配套的食品检验环节的存在,即便是一些大中型城市,食品标准检测,也仅仅是抽样检查。因此,在利益驱使下,大量的没有经过检测的食品进入市场,最终贻害了广大的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