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透露,今年以来,各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国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99.7%,与去年相比有进一步提高。(12月8日《京华时报》)
有人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吃了一百口没毒的,一口有毒的就把命给丢了。”其实,畜产品安全也讲“短板效应”,其安全性不是决定于99.7%的部分,而是取决于0.3%的部分。换言之,没达到100%的合格率,那么抽检合格率再高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其实,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合格率高不足为奇。比如2011年5月农业部公布一季度农产品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1%、99.8%和97.8%。而早在2007年,农业部发布《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况》公布的数据是,畜产品中“瘦肉精”合格率达到98%以上。相关人员乐观的认为,从监测情况看,中国农产品的合格率高于以往任何时候。出口产品质量居世界前列。
但这其间有两个不争的事实,一是国内外执行的“内外两张皮”的食品安全标准。内松外紧已经成为时下国标与世界标准的一个分水岭。在国内,畜产品散户用“瘦肉精”现象十分严重,以至于自己饲养的都不愿意吃,但这种现象在出口产品中并不存在。
二是专业层面讲,监管部门的检测率再高,也只是“事后监督”,因为更多的检测是建立在企业自检的基础上。监管检测只是抽样检测,要么是监管临机抽检,要么是企业送检,但都无以做到全覆盖。尤其是当前的抽检主要针对于规模化种养基地和企业,而更广大小种养农户却没纳入其间。由于农户科学种养素养不强,滥用“瘦肉精”现象极为普遍,从之前报道的一些新闻就可以看出,正是这一问题较大的群体,却流于抽样的覆盖之外。如果将这一部分纳入进来,那么抽检合格率可能就难言乐观。
事实上,目前食品安全的高合格率是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一是范围狭窄,如果将城乡所有生产企业都纳入进来,这个合格率也许会直线下降;二是低标准;三是建立在规模企业之上。结果就会出现比较戏剧化的场面,一方面抽检合格率年年上涨,另一方面,食品安全事件又不断发生,以至于“瘦肉精”成了打不死的小怪兽,数十年都没有得到根除。
退一步讲,即便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9.7%,但真正的看点却在0.3%。对于中国这么大一个养殖市场,相对比例下的绝对量将极为庞大,这样的潜在风险就不容忽视。食品安全应当以绝对安全为指标,从这一点来说,如何消除0.3%的“瘦肉精”的存在,需要监管部门付出更多的努力。唯有此,99.7%的数成公布才真正具备参照意义。
作者:唐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