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餐桌保卫战”屡战屡败原因何在?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4/28 |
|
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可近些年,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这“天”不敢说塌了,起码是千疮百孔。吊白块馒头、苏丹红鸭蛋、避孕药黄鳝、硫磺腐竹……种种匪夷所思的有害食品,让许多国人悲叹:我们到底还敢吃什么? 餐桌不安,国必不宁。为保卫餐桌,国家付出了艰苦努力。几年来,对食品安全底线的屡屡失守,媒体的呼吁不可谓不痛心疾首,政府的查处不可谓不严厉坚决,企业的整顿不可谓不深入彻底,但苦口婆心的道德规劝也好,严惩不贷的法律威慑也罢,都未能阻遏食品安全问题接踵发生。 “餐桌保卫战”屡战屡败说明,现有的提高生产者销售者道德自律、加强监管部门落实责任、“重典治乱”的治理思路一定是遗漏了些什么。 我们希望回答,为什么同是中国食品企业,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就比内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好?是不是企业越大,越有利于食品安全? 我们认为,食品加工行业较重的税负和一味求大的行政引导思路,都不利于打赢“餐桌保卫战”。 据了解,现在,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税赋较重,生存艰难。目前农产品加工业进项抵扣税率13%,深加工的销项税率与一般工业品一样,均为17%。由于存在进项抵扣,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即使没有增值,仅保本销售,但从账面上看,仍需缴纳增值税。农产品加工行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在具体操作中,税务部门均据进货和销售的发票扣税,人工成本开支无发票可抵扣,这样一来,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税收就显得较为沉重。 内销税负重,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只得将目光转向出口,通过退税来提高收益。而要出口,就必须选用最好的原料、对质量进行最严格的把关,以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开拓和稳定市场。这种税制安排,导致中国出口到国外的食品比内销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都好,价格反而便宜。 此外,国内的连锁商场、大卖场,基本被国外各种品牌所垄断,进入的门槛畸高,一般的企业内销很难打入那些连锁商场、大卖场,这样就只能通过不正规的渠道销售。销售渠道不正规,竞争又非常激烈,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就铤而走险,以次充好、甚至用有毒添加剂来降低成本。 数以万计的农产品加工内销企业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许多企业之所以勉为支撑,是由于企业的地皮年年升值,企业与银行都把“宝”押在随着城镇化推进,不久的将来土地能够“变性”,由工业用地变为商业或住宅用地,卖地皮来偿还银行的贷款。如果中国的大量食品加工企业要依靠房地产业才能获得最后的“解脱”,这种状况下形成的企业心态,食品安全焉能不出问题! 现在,一些专家和政府部门认为,提高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正道。可是,几年前的“三聚氰胺”和最近的“瘦肉精”事件,就发生在如假包换的大企业身上。这说明,这一思路是存在问题的。可是,最近完成的对于乳制品生产企业的整顿,就以提高准入门槛为准则,要求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业内人士称:“小企业投入资金要400万,而大企业投入则要上千万,大批资金本就紧张的乳品企业将会被淘汰。”这些奶企一旦因此关张,人们不得不担心,原来为这些奶企提供原料的大批养牛场、大量奶农,会不会在奶业“前所未有的大洗牌”中,沦落为监管空白地带的黑奶场、黑工厂?这样是会保障食品安全,还是会危害食品安全呢? 食品生产销售点多、线长、面广,监管不易。单纯依靠加强执法或指望通过消灭中小企业来提高安全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要形成保卫餐桌的长效机制,唯有综合运用执法、税收、加强行业自律等手段,为食品企业创造宽松的良性竞争环境,才能为洁净的餐桌,提供制度保障。(梁思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