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食品安全不能靠“走秀” 大口吃肉 那麼難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4/10 |
|
因“瘦肉精”事件下架20多天後,雙匯熟肉制品昨日在重慶市各賣場重新上架。為證明重新上架的產品安全,雙匯集團重慶區域經理在賣場大吃火腿腸,但此舉卻只引來市民“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冷諷。(4月7日《重慶晚報》)
筆者相信,該區域經理此舉也是迫不得已。因為,瘦肉精事件後,重慶超市30多種雙匯產品全部下架,20多天來銷量減少數百萬元。 如此局面,作為區域經理,肯定著急上火,要不然怎麼會親自在賣場大吃火腿腸呢?當然,類似場景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見識了———涂料企業的老總為了證明自己的產品綠色環保,就把涂料當飲料,大口喝下;乳制品企業的老總,為了證明牛奶的質量,也在新聞發布會上,親自喝奶;市民反映水質有問題,自來水公司的老總就當著媒體的面,喝了一大碗水……雖然這些行為有著引導輿論、鼓勵消費信心的作用,但是,總脫不掉“走秀”之嫌。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食品質量有問題,就要靠現場“吃、喝”來證明,那麼,如果有人對農藥產品質量有疑問,是不是也要靠商家以身試“喝”來證明呢? 顯然不能! 在筆者看來,與其現在“走秀”招客,不如痛下功夫,把保障食品安全的文章做足。但事實上,要“面子”不要“裏子”的情況,已成為一些行業的“潛規則”。“三鹿奶粉”的廣告曾經鋪天蓋地,幾十道檢驗說得振振有詞,結果呢?雙匯“十八道檢測”的話語,猶在耳邊回響,但是,事實卻對其所謂的“檢測”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早在2002年,國家就發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鹽酸克侖特羅”和“萊克多巴胺”等7種“瘦肉精”,但遺憾的是,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將萊克多巴胺等納入常規檢測,這樣,就給企業的無良行為留下了可以操作的空間。在曝光的雙匯“瘦肉精”事件中,“瘦肉精尿檢”、生豬檢疫等如同走過場,有的“尿檢”甚至用人尿冒充,每頭豬,商家只要花2元錢就能買到三大證明。 這樣的無良行為,如果沒有具有良知的人士提供線索,沒有新聞媒體及時跟進,如今,人們可能還在吃著雙匯問題火腿腸,而不知其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出欄生豬6億頭左右,但是,對生豬的“瘦肉精”檢測,基本都是抽檢,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生豬即使吃了“瘦肉精”,也能夠安全過關,因此,就留下了不容忽視的監管漏洞。雙匯“瘦肉精”事件再次發出警示,有關部門要及時採取措施,堵上監管漏洞,而且,食品安全監管不能老是事後監督,亡羊補牢,否則,出現一個又一個“三鹿奶粉”、“雙匯”事件,就不足為奇了。事後監督,既縱容了企業,也忽悠了社會,讓病源越來越深,會給更多企業造成“運氣不好才被抓住”的心理“暗示”。因此,執法部門不能就事論事,應該舉一反三,查漏補缺,使類似的事情不再發生。因為,在食品安全方面,廣大消費者付出的代價實在太沉重了,不是商家幾個“走秀”動作,就能夠恢復其信心的。(蔡正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