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广东南海规定猪肉入市必须专车运输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11/27 9:37:26 |
|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强制执行鲜肉冷链配送相关规定,各肉联厂对生猪(牛、羊)肉品实施统一专车配送,不能再使用其他非专业车辆向市场运送肉品。 有人认为这项规定补上了食品监管的盲区,也有人担忧:多了一道审批,会不会不利于政府简政放权? 管住肉先要管住车 位于南海区东北部、与广州金沙洲一水之隔的里水镇,从去年8月开始就试点猪肉冷链运输。 据里水镇副镇长邓元烈介绍,以往,这些猪肉都是批发商、零售商自行从社会上找车辆运输到市场去销售。卫生保鲜条件差不说,还给病死肉、注水肉的流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南海区副区长李晓佳说:“要让群众彻底吃上放心肉,监管链条要打造齐全,每一个环节都要过硬。”为此,南海区着力在配送环节堵住漏洞,“首先就要管住车”。 根据《南海区肉品统一配送实施方案》,所有定点屠宰企业必须用符合佛山市肉品运输车辆设计标准和经佛山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审核通过的冷链专用车配送肉品,运输专用车须在车厢两侧喷印“佛山市肉品冷链运输专用车”字样以及企业名称和联系方式。车辆将统一编号、一车一号、专车专用,不得作运输肉品以外的用途。为保证肉品的新鲜,车厢温度保持在0摄氏度—18摄氏度。此外,车辆须配有消毒设施,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并设有消毒记录。 为堵住肉品在运输过程中易被掺杂注水肉、病害肉等监管漏洞,每辆冷链运输车出厂时就贴上封条,到市场后当着买家的面拆封;同时正在安装GPS监控设备,直接接入南海区智慧城市管理指挥(应急)中心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将来每一辆车从哪到哪,走了什么路线,我坐在办公室里一点鼠标,全能看到。”李晓佳说。 南海区把推进冷链配送全链条监管当作一项惠民生工作来抓,区长郑灿儒说,要“打好这场民生仗”。 每个环节都登记在案 有72个猪肉档的新天地市场,刚开始施行只准冷链车进入的时候,还遭受了不小的压力。“有少数人不满意,新制度断了他们的财路。”新天地市场经理何均洪坦言。 近一年来,冷链车配送的好处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何均洪说,每一个档主的每一片猪肉,从出肉联厂开始,就有台账登记在案。账上,猪肉重量,客户是谁,运到哪个市场,乃至生猪的编码、头数等信息一应俱全。猪肉从一个人手上交到下一个人手上,都要同时登记台账,货不对板绝对不要。 “屠宰这块管住了,运输车也管住了,剩下的就是市场的入口。今后再发现市场上有卖病死猪肉的,肯定是你市场把关不严,又把那些‘野鸡车’偷偷放进来了。我就要问你市场的责。”南海区市场监管局常务副局长彭国祥说。 政府称不搞垄断 据统计,南海区约有30%的肉品是区外屠宰场供应的,其中佛山禅城区、顺德区是大户。新方案一出台,5月中旬,便有11名顺德屠户联名向佛山市相关部门反映,“方案并非以肉品质量作为标准,而是以配送方式作标准,不合理。”“因为冷链配送的限制,使得肉品无法再进入南海销售,不公平,有搞垄断之嫌”。 南海区相关部门回应,政府并不搞垄断。记者从南海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对于冷链车是谁提供的,是属于区内还是区外的,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只要冷链车在卫生、安全上符合相关的标准,同时列入政府的监管,不管是肉联厂的、个体运输户的还是肉贩的,都可“无障碍”进入配送环节。 有人质疑,南海此举,是否有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方向——政府的简政放权?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绝不代表放任自流、放松监管。应该变过去那种‘严进宽管’甚至‘严进不管’,为‘宽进严管’,即降低前端审批的门槛,防止权力成为卡住企业进入的拦路虎,避免给部门或个人寻租提供空间;同时,将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后期运行阶段,特别是问题多发的食品安全领域,监管不但不能放松,某些情况下可能还要加强。” 李晓佳表示,南海区会督促有关部门采取公开、公正、透明的手段,加强对猪肉配送环节的监管,坚决防止冷链配送成为加诸在企业和经营户身上的另一重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