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14批次冷冻饮品质量较差被曝光 福星冷饮、喜洋洋冷饮上榜 |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8/21 | ||||||||||||||||||||||||||||||||||||||||||||||||||||||||||||||||||||||||||||||||||||||||||||||||||||||||||||||||||||||||
|
||||||||||||||||||||||||||||||||||||||||||||||||||||||||||||||||||||||||||||||||||||||||||||||||||||||||||||||||||||||||
近日,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2009年监督抽查工作的安排,组织省内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全省14个地区96家企业生产的96批次冷冻饮品进行了监督抽查,产品实物质量合格58批次,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60.4%。
微生物超标问题十分严重 此次抽检中,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共有48批次不符合标准要求,占产品不合格总项次的52.2%。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是评价冷冻饮品卫生质量的指标。大肠菌群主要反映食品被人或动物肠道菌污染的可能性;菌落总数可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易引起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严重超标易引发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 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个人卫生;二是生产工艺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特别是含豆类、奶类的物料加热杀菌不彻底或车间环境温度较高,物料冷却滞留时间过长;三是企业生产环境卫生较差,造成微生物的二次繁殖;四是企业对设备器具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造成有永久性物料滞留在设备缝隙内,难以清除,从而使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 甜蜜素超限量使用 此次抽查共有15批次产品甜蜜素指标超标,占不合格总项次的16.3%。甜蜜素作为甜味剂能够增加甜度,改善口感。如果甜蜜素摄入过量,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甜蜜素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甜度和口感,以超量的甜蜜素代替白砂糖等糖类物质;二是个别企业在生产中对添加的甜味剂不进行检测,仅凭估算将复合甜味剂和甜蜜素混合使用,造成甜蜜素超标。 产品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 此次抽查共有19批次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占不合格总项次的20.7%。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的主要途径,标注不规范就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产品信息,易误导消费。本次抽查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配料表、生产日期、标准年代号及笼统标示甜味剂和着色剂等方面。 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故意隐藏配料中的添加剂等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二是少数企业对产品包装标识不够重视,未能全面掌握标准相关要求;三是个别企业对新印制的包装不认真核对检查,导致将印刷错误的包装投入使用。 另外,有8批次产品总糖、脂肪不符合标准要求,占不合格总项次的8.7%。总糖和脂肪是冷冻饮品中重要的理化指标。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采用价格较低廉的食品添加剂代替白砂糖、乳粉等价格较高的原材料,这是目前小规模冷饮厂家存在的普遍现象。 针对抽查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中反映出的质量问题,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2009年辽宁省冷冻饮品产品监督抽查质量较差的产品及企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