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药水豆芽”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的软肋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9/7 |
|
先用防腐剂浸泡,再投放生长激素、去根剂催长杀根,最后用漂白粉“洗澡”,以上程序便是黄石城区许多豆芽产品诞生的全过程。调查显示,在地下作坊主的联手操控下,城区大部分豆芽被“药水豆芽”作坊垄断,其每日的销售量高达6000斤以上,涉及城区各大菜市场以及单位食堂、酒店等场所,触角遍及城市每个角落。(东楚晚报3、4日报道)
真是不曝光不知道,看似很平常的豆芽最终走上餐桌竟然“颇费些周折”,事实上相对于种菜需要播种、施肥来说,豆芽的生产比较简单,只要有适宜的场地和保持好发芽的水分、温度,豆芽就能长出来,而且一年四季都能进行,由于豆芽营养丰富,且价钱不贵,一直都是市民餐桌上的家常小菜,这么普通的一道小菜,谁会想到,不法商贩竟然打起来豆芽的“主意”,用工业原料“制造”豆芽,而且无论从生产量和销售时间上都是让人惊诧不已,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谴责黑心商贩的道德缺失,同时也想问问,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到哪去了,难道他们就一点都不清楚市区豆芽生产存在着问题?难道他们的调查能力比并非专业人士的记者还差。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由于管理的部门多,食品监督、卫生防疫、质量监督等部门都有权来管,但是受监管条件和人员的限制,很多方面想管却并没有管好,但是这些都不是难以监管的借口,就拿“药水豆芽”来说,虽然豆芽生产的场地比较隐蔽,但是销售场地就是正规市场,商贩也没有刻意去躲避检查监督,“药水豆芽”的检测也并不负责,据媒体披露甚至肉眼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只要稍微多一份责任心,“药水豆芽”就不可能成蔓延之势。 如果没有记错,前些年曝光的“工业臭干子”、“吊白块米粉”等等都是记者的功劳,在这些涉及到市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监管部门的步子总是稍慢一步,虽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是我们更希望有一个能为我们提供准确安全咨询的监管部门。 近日,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获悉,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部署,正在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并积极推进第三方技术机构建设,由此希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着力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加大快速检测设备等新技术的应用力度,并将技术资源建设重心下移,充实基层技术装备力量,提高基层监管能力,为市民筑起一道令人放心的“食品安全高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