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老盈盈权力自肥下的食品监管呼唤社会组织的加入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9/7  

    河南省审计厅最近一项审计调查显示,近几年该省投资建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多数也没有正常运转,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担忧。(9月6日《新华网》)
  应该感谢报道这篇新闻的记者,给人们解开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繁上演的谜底。现在我们到底不再为每天吃在嘴里的蔬菜、奶粉、茶油会成为“问题”食品而感到惊讶,本该用在检测食品的资金都拿去买车建楼了、配置的上百万检测设备成了“摆设”,还能指望这些检测机关和检测人员为我们的食品“把关”吗?对此,我们满怀的不再仅仅是是不满和痛心,更多的是愤怒。
  河南地方政府挪用食品安全专款建楼无异于权力自肥,在食品安全语境下的进一步解读,则是权力自肥和民众利益博弈之下百姓权利的剥夺和沦丧,拥有丰富资源的人对缺乏资源的人的无情践踏。当资源匮乏者变成资源丰富者随意宰割的鱼肉,并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习惯无疑才是最最可悲的事情。
  国内的食品检测问题正面临着两种窘况:一是官商勾结,地方的某些企业是纳税大户,当地政府不敢怠慢,化身为企业的“保护伞”;二是当地政府本身的无作为造成的。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正一点点地异化和吞噬着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使检测体系的完善计划变得难上加难和无限期搁置。
  想当初,圣元奶粉的“激素门事件”成为众矢之的,官方给出的一句话“奶粉中不存在激素,婴儿的发育问题与奶粉无关”便让整件事情平息,圣元得意从危机公关中脱身。河南省挪用食品安全专款的新闻无疑让之前一切权威检测方发布的话语黯然失色,谁能保证这些话是百分之一百的确凿无疑?即便是最有话语权的检测方,在某些压力之下也会“失语”,恐怕难以宣称“清者自清”,做到“明哲保身”。
  新闻媒体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让不良企业下马、给政府施压上一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年,舆论监督作为“第四种权力”,在神州大地竖起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大旗,为民众话语的表达权及其它的权利驰骋奔走。然而,随着媒体监督的加大,其中也伤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这部分人群起侮辱、攻击记者甚至公然对抗舆论。
  由此可见,单靠企业良心发现、政府有效监督、媒体和群众的舆论监督已不足以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食品监管问题,第三方中立机构或社会组织的加入更是迫在眉睫。如果社会力量不能集结充分发挥出力量的话,所有的监管职责就只能由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上述所说政府权力过大。一旦权力过于膨胀,权力自肥必然发生。只可惜目前国内的社会组织尚处于发育不全的阶段,这种不足急需得到改善,以呼唤更多社会组织加入对监管部门进行监管。
  稿源:荆楚网
  作者:老盈盈
详情请看: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009/t14178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