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500“红带子”活跃在玉树 当向导翻译填补救助盲点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0/4/18 |
|
高树友 来自吉林,是玉树地震当天就在现场的志愿者,并牵头招募成立近5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忙碌了三天三夜后,高树友(右)昨晚累倒,被送进医院。
赖金土 晋江翔鹰志愿者团队成员,曾背着28万现金送到汶川地震灾区向灾民发放。这次,他组织青海省福建商会筹集80万元救灾物资,送抵灾区。
74岁的宗杰躺在铁床改造的“担架”上,数十只手将其高高举起,通过车窗送上运送伤员的大巴。随后,在玉树机场,她将被用飞机送往医院。 将老人高高举起的,是玉树地震灾区临时招募的志愿者。搜救被埋人员、抬运伤者、发放搬运物资食品、帮助翻译……截至昨日,这支志愿者队伍已近500人。他们的标识,就是胸前的一根“红带子”。 采购药品遇地震“就像喝醉了酒一样,人在地上根本站不住。” 站在“中国志愿者”大旗下,高树友俨然一个指挥打仗的“将军”。来自吉林的高树友在澳门一家公司工作。目前,活跃在玉树的这支志愿者队伍,也是他牵头招募成立的。 4月13日,高树友和一个澳门老板到玉树准备采购些药品,没想到第二天早晨碰上地震。“就像喝醉了酒一样,人在地上根本站不住。”高树友冲出居住的招待所,看见大街上挤满慌乱人群,有的满身鲜血,有的大声哭喊,有的双手合十跪地祷告。约20分钟后,大地沉寂下来,冷静下来的人们开始自救。高树友来到一幢倒塌民房前,发现一对夫妇躺在废墟里。他和朋友进去将夫妇俩背出来,“当时他们身上还是热的。我以为能把他们救活,但背出来后,他们就死了。当时,我心里特别难过,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 高树友含泪继续搜救。在另一幢民房里,他找到一个还未满周岁的婴儿,其母亲躺在旁边已身亡。高树友抱出婴儿,眼泪再一次流下来。将婴儿交给街边商店老板娘之后,高树友继续搜救。 组建志愿者队伍撕些红带子系胸前,作为志愿者标志 中午,当从一幢快要倒塌的两层小楼里,救出一位中年男子后,高树友发现单靠个人力量,救援效率太低,必须将当地居民组织起来。 事实上,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高树友曾去做过十天的志愿者。地震当天,他把玉树当地灾情用电话告诉熟悉的志愿者们,随后来到玉树州团委协商,决定在当地招募成立志愿者队伍。 玉树州团委的扎西多杰,和高树友拿着一块写有“招募志愿者”字样的白板,来到玉树州政府大院。看到招募告示,当地年轻人,特别是学生纷纷报名。他们就地取材,撕出一些红带子,系在胸前作为志愿者的标志。 哪里需要去哪里赖金土曾背28万现金送进汶川向灾民发放,此次组织筹集80万元救灾物资 随着专业救援队伍到来,志愿者工作由当初搜救向搬运伤员、运送发放物资、帮助医疗队和救援队伍、充当向导和翻译转变。 20岁的更邦求加,姑姑、奶奶都在地震中不幸遇难,还有好几位亲人至今下落不明,但他参加了志愿者队伍。他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忙做些事情。虽然玉树当地海拨高达4000多米,但仍有些内地志愿者来到这里参与救援。4月14日,正在西安出差的晋江翔鹰志愿者团队的赖金土,得到高树友发出的消息后,当晚就赶到玉树。 高树友说,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志愿者行动让他到鼓舞和高兴。当地居民的淳朴和善良,让他感动。在地震灾区忙碌了三天三夜后,高树友昨晚累倒了,被送进医院。 赖金土曾背28万现金送进汶川向灾民发放,此次组织筹集80万元救灾物资。赖金土说,志愿者的使命,就是充当救灾行动中政府救灾的润滑剂,填补救助盲点。 但对更邦求加来说,在参与志愿者行动中,让他感受到的是民族团结的浓浓暖意。“地震刚刚发生时,我真不敢相信这些事情,短短30秒,就把这一切都摧毁了。我们真的很感激,这些来帮助我们的解放军,这些来帮助我们的内地志愿者,他们能在这个时候,和我们站在一起……真的特别感谢,特别感谢!” 特写 生命接力 救助宗杰老阿妈 在这场地震中,74岁的宗杰老阿妈真正称得上劫后余生。她家的房屋倒塌了,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遇难;四个孙子,三个遇难。她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下面,被邻居从废墟中营救出来,随后被送到医疗点。检查发现,她的腰椎被压断了,脖子受到损伤,必须马上用飞机送到灾区外的医院治疗。 刚刚运送完一批伤员的志愿者,接到转运任务后又忙碌起来。担架用完了,他们找来一张行军床,用铁棍捆扎改造成临时担架。腰椎折断的宗杰阿妈,躺在病床上丝毫不能动弹。十几名志愿者围成一圈,将她的病床从帐篷里抬出来,小心翼翼地搬到“担架”上。 从医疗点到运送的大巴,约200米的距离,很快走完。大巴狭小的车门,躺在担架上的阿妈无法通过。志愿者们推开一扇车窗,用力将担架高高举过头顶,抬到车窗前送进车内。在车上等候的志愿者,小心翼翼地将老人安顿在车内卧铺之上。 来自江苏南京的志愿者何烈胜,戴着眼镜,打着领带,穿着皮鞋。他原本是一家企业的老总,运送了300万元救灾物资到玉树地震灾区,也报名当了志愿者。在抬送宗杰阿妈的过程中,他走在最前面。当把老人快送上大巴时,他从钱包里拿出一叠100元的人民币递过去,并且记录下老人的姓名和联系方法,表示今后还将进行帮助。 送完宗杰老阿妈,志愿者们回到志愿者集结点。一批救灾物资又送到了,于是,他们又马不停蹄,以每十人一组,将这些物资,送往附近山上那些暂时还无法下山的灾民那里。 采写:本报记者 林劲松 摄影:本报记者 刘可 郭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