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沪人大代表视察食品安全不妨发放临时许可证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7/23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1日实地视察食品安全情况,人大代表一番“明察暗访”,发现市民食品安全指数透出隐忧。

  三处暗访点均为无证经营

  梅林西路上的肉类交易现场有些血淋淋:沿街商贩的塑料桶里盛满了猪肝、猪肺,地下摆放着猪肠、猪头。曲阜西路上的大排档生意兴隆:炒饭、馄饨、麻辣烫等小吃摊贩沿街一字排开,过往车辆只能见缝插针;车轮驶过,灰尘飘向小吃摊的锅碗瓢盆。

  浦三路六里桥下一条窄巷子热闹非凡:菜场里的鸡鸭交易分外活跃,叫卖的小贩提着菜蓝到处兜售。

  市人大的暗访“触角”伸到城市管理中的顽症痼疾处,这三处暗访点均有个共同点:都是无证经营。

  症结:规划设置不合理

  “无证经营”为何会形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有关人士分析个中原因:大部分无照农贸市场是由于居民生活区域规划设置不合理而产生的。在一些城乡接合部,居民住宅区迅速崛起,而住宅区公建设施不配套矛盾突出,部分无照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附近居民买菜难、就业安置和解决特困家庭人员等民生问题。陈杰代表指出,很多农民工选择早餐第一考虑是价格,“一元钱”的早餐定位使其只能选择无证摊贩点。

  “市场外面往往比里面的更热闹。”裴蓁代表说,不少无证经营位于街道与街道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是几不管之地,油从哪里来,洗涤用水从哪里来,每一个环节都有隐忧,但因无证而缺乏监管。王文杰代表说,按照有关法规,熟食供应需建立消费台账制度,且要在24小时内销售,过期实行就地销毁,但实际情况令人忧虑。

  “无证经营”现象如何诊治?不少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对无照市场进行排摸分析,并加强监管,有的放矢来进行规范。

  “帮帮早餐车”陷无证尴尬

  无证经营需“堵”,同时也要“疏”。当天一大早,市人大常委会来到轨交1号线新闸路1号出口“明察”,“帮帮早餐车”已开始进行便民服务,只见餐车上提供各式花色早餐,价格分为2元、4元、6元不等,食品分别独立包装,保质期标示得清清楚楚。一旦食品有问题,顾客可打投诉电话。“我们还收编了很多无证摊贩,让其接受‘爱心帮帮车’模式,进行统一管理。”奥食卡餐饮管理副总戚声隆说,这种由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实施运作,统一加工、配送、固定场所销售早点的方式,如能推广,将无证经营也纳入其中,设立临时早餐经营证,进行定时、定人、定点管理,以区别于其他摊点。王文杰代表也建议,对市民确实有需要的摊贩经营者,不妨可考虑发放一些临时经营许可证。

  “能否放宽对经营场所条件的限制?”有代表分析说,目前本市设立商品交易市场的主要依据是《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该《条例》对市场开设的门槛相对较高,建议修改完善《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