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今年夏粮生产面积稳中有增 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6/1 8:29:25  

 5月31日,农业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安徽省寿县举行2012年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全国小麦主产区夏收工作全面展开。

  江淮大地,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一派丰收景象。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夏粮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未来一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全国夏粮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冬小麦有望实现连续9年增产。据介绍,今年全国将投入1400多万台套农机具参加抢收抢种作业,机械力量超过去年,预计全国冬小麦机收水平将超过90%。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夏粮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秋冬种前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今年以来两次下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补助,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夏粮在产量基数高、生产成本高等不利条件下再获丰收来之不易。

  据了解,今年夏粮生产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夏粮面积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98万亩。二是单产预计再创新高。根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冬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预计亩产将提高10公斤左右。三是主产区有望全面增产。今年冬小麦播种基础好,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小麦长势均衡,特别是旱地麦长势喜人、增产明显。全国11个小麦主产区都反映夏粮呈增产态势。

  时评

  感恩盘中餐 穗黄总关情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31日,中原大地万机齐鸣,龙年夏收全面拉开帷幕。从乡村到城市,古老又常新的三夏“开镰”,打开了人们对播种与收获的思绪,在满目丰收的信息中,思考生活的真谛。

  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夏粮收割已基本告别“挥汗复挥镰”的时代。然而,我们仍愿用“开镰”这个简朴而热烈的词语,欢呼一年中这第一个丰收季。从古到今,夏粮在全年粮食收成中的分量,使夏收一直是我国农耕文明最重要的关口。一年来的耕作辛苦,在丰收的喜悦中变换成万千笑容。

  “开镰”是古老的民俗。收获之际人们并不仅仅表达欢喜。古时“开镰”,先人们要先摆好香案,放好供品,由长者主持焚香祷告,感谢皇天后土的哺育。这是对大自然的一分敬重,是对水旱灾害频仍、饥荒记忆深重的自我提醒。在世界一些地区,“开镰”前甚至要禁食,吃饭讲究咽粒务尽甚至只吃八成饱,都是表达对饥荒的警醒。

  “开镰”也是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如果说每个人的生日都是母亲受难日,那么粮食丰收便包含着大地母亲的艰辛。由于要养活太多子孙,中华大地或许是世界上最勤快、最辛苦的土地,从南到北几乎从无休耕。不仅如此,工业化、城镇化还在使耕地减少,保护耕地的政策“红线”不断受到冲击。面对又一季丰收,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土地,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深思。

  对饥饿的切肤之痛,造就了中华民族极勤劳而尽节俭的美德。中国人把生活称为“过日子”,把节俭称为“会过日子”。这美德不能随温饱解决而淡忘。撇开“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的历史不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灾人祸造成饥荒,是需要永志不忘的记忆。它提醒我们,今天丰衣足食的好生活值得加倍珍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爱惜粮食仅仅视为一种经济行为,而是对道德的呼唤。如果历史是一笔财富,无尽的饥饿感铸就的集体记忆,就该烙在我们心里。今天的中国人,虽然早已无须为温饱犯愁,但种植农业很大程度上仍在“靠天吃饭”。正如一首诗所说:一天天相守,一季季耕耘,成垄的天地靠风雨打拼。在粮食连年丰收时,感恩和警醒尤不可缺。(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