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打两建”,意外查出年产酱油8万多箱的大型调味公司高明威极公司,竟然用容易致癌的工业盐代替食用盐作为生产酱油的原料。经统计已购的工业盐水多达760多吨。
这一消息再次激起公众的消费恐惧,食品安全问题渗透到日常消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无一幸免,估计香港自从奶粉告急之后,将再次爆发酱油告急,市民打酱油打到香港,真叫人情何以堪。
从毒胶囊到甲醛白菜,到现在的工业盐酱油,市场诚信的沦陷与溃败,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深度,向社会的各个领域蔓延扩散。尽管公共治理也在努力遏制这种溃败的趋势,修复市场的诚信,但新的问题不断爆发出来,总是进一步挫伤人们对食品、药品等生活领域的安全治理的信心。
这一次,威极公司被查出问题,是经由民众举报,高明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前往检查发现的。而且是在3月31日查出问题,到现在的5月底才被披露出来,而最初披露出来的信息,还仅仅是佛山某大公司而没有真名。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等到群众举报了,问题才被发现,肩负日常监管的部门哪里去了?在5月24日上午,涉事的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仍在正常生产,下午才被质监部门紧急全面叫停,可以看出违法企业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宽松了!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家大型酱油企业的生产许可证今年1月8日即已到期,至今没有获得新的许可证,没有生产许可证也可以正常生产,同样暴露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且,这家企业9年前也曾因使用工业盐被查获过,不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这9年时间里,究竟有没有使用工业盐生产酱油,使用了多少,公众也不得而知。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李林表示,近三年来,在调味品行业发现非法使用工业盐水的类似案件已有两宗。因发现及时,所以并未造成较大影响。这表明,使用工业用盐现象质监部门也早已知情并查处,为什么就不能遏制企业使用工业盐的冲动呢?
表面上是因为食用盐价格是工业用盐的1.5倍,企业利欲熏心使用工业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违法成本太低。尽管有关部门查处过,但究竟是怎么惩罚,公众并不知情。是否只是简单地封存工业盐,然后给予少量罚款,或者给予警告了事?这类惩处对企业简直就是隔靴搔痒,毫无触动。而查处的信息不公开,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保护了违法生产的企业,但侵害的是公众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深思。一个有违法违规生产前科的企业还有机会故伎重演,说明某些公共管理部门更热衷于保护企业,而不是消费者健康权利。假如当初查出问题之后,就注销生产许可证、吊销执照并巨额罚款,让这样的不良企业倾家荡产,还会有企业铤而走险吗?
这起使用工业盐生产酱油的案例再次表明强化食品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尤其是必须检讨现有问责机制。监管和执法部门的核心使命,不是保护企业,而必须是保护民众的生命健康权利,执法权力不能遭到扭曲和异化。这里说的问责机制,就不仅是针对企业的问责,更应该是针对监管部门的问责,为什么没有对违法违规企业采取严厉的措施,是否有网开一面的情形,是否有寻租和保护伞等等,都需要更严格的检查,也需有严密的制度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