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报告显示川农产品加工业面临四大差距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12/22  

 

 “我省农产品加工率为40%左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省政协十届四次常委会上,调研报告《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调查与研究》引起与会者关注,报告显示,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相比,面临四大差距。

  据调查,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农产品生产加工已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基地化、加工品种专用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生产管理科学化、加工技术高新化,大公司经营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与之相比,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差距不容小视:加工率,发达国家为80%以上,我国为50%左右,我省只有40%左右;农业总产值与加工业产值之比,发达国家为1.0∶2.0—3.7,我国为1.0∶0.6,我省仅为1.0∶0.43;加工深度,发达国家为90%,我国为35%左右,我省只有25%左右;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比例,发达国家为80%,我国为35%左右,我省为25%左右。

  调查显示,产业结构趋同、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融资贷款难、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等是造成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省政协常委会上,委员建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四川农业发展,差距主要在加工业,希望也在加工业!”省政协常委会上,大家发出呼吁。在他们看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带动我省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

  加快发展,机不可失——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投入导向,为我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能不能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好的产业项目和发展态势,对接好相关政策!”在对 《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调查和建议》的审议中,委员们围绕影响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难点,寻找突破点。

  优化布局

  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调研]目前115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总资产和销售收入之和不足300亿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食品百强企业,我省有6家,比山东少15家,比广东少3家……面对这组数据,与会者坦言忧思:产业结构趋同一直是影响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大问题,全省没有形成农产品深加工重点企业目录和产品目录。低水平重复建设多,深加工大型骨干企业少。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委员滕彩元认为:“这既导致恶性竞争,又浪费农产品资源。”

  [建议]要改变农产品产业结构趋同的老问题。一方面,明确产业(产品)链升级发展重点。紧紧抓住食品、饮料、烟草、棉麻丝制品、皮革制品、竹木制品、中药几个产业链,确定一批升级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品牌,拿出企业、产品、品牌目录。另一方面,要优化产业布局,在产业集中度上升级。建议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合理布局和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专业产业经济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克服低水平重复建设。

  技术创新

  自主品牌更能应对危机

  [调研]危机面前,并非所有企业都感受到寒意,泸州酒类集中发展工业区今年产量、产值、税收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彭州一家中药加工企业,产值增长仍高达20%。秘诀何在?大家分析:“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中凡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技术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不但没有萎缩,还在发展!”

  总体来看,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加工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技术人才缺乏,加工技术低于国际水平。大多数企业的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超过10%,企业科研投入平均不到销售额的1%。而国外企业把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的建设放在首位,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8%—10%。加工技术落后导致加工原料损耗严重、能耗大、污染严重、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以果蔬为例,我国果蔬加工损失率高达25%,而美国仅为1.7%—5%。

  [建议]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我省应以产业产品升级为重点,以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低温冷冻保鲜技术、综合高效利用技术、质量安全技术、环保可持续技术,结合四川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品)链重点,整合全省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开发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并注重成果转化,逐步建立起“生产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的科研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新产品产值率。

  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议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注重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到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耗能比2005年降低2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91%以上,实现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

  此外,还要注重建立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实现食品生产标准化、流通现代化、市场规范化、监管法制化、信息普及化。

  加大投入

  创新农村金融运营模式

  [调研]“为进入高端市场,我想引入新的生产线,但融资太难了。”谈到融资,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彭先生有些无奈。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我省农村金融服务业出现“缺位”的情况。近年来,四大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以下机构网点,农业银行等过去的农业信贷主渠道将重点转向城市二、三产业。据农业部调查,在全国信贷中,农业信贷占贷款总额比重1992年为8%,目前只有5.2%,农业贷款仅占农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10%,农业贷款只占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的34.2%,“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建议]贯彻落实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来,中央、省级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金融措施,我们要抓住机遇,争取金融部门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制,创新农村金融运营模式,培育多元服务组织,争取扩大村镇银行等新模式的试点范围和规模,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投资,重组或新建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村镇银行、专营贷款的金融全资子公司、社区合作组织等新型金融组织。

  要创新担保机制,借鉴遂宁、邛崃等地经验,加强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性、会员制担保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创新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市场化运作财政资金,通过开展信誉担保,贷款贴息委托贷款,贷款担保等多项工作,吸引金融资金、工商资金、民间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建设。

  本栏撰文 本报记者 王欢 实习生 谢薇

  链接

  这些探索 或许是条好路

  ●成都:市场化运作财政支农资金

  该市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出资成立了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7年5月开始运作。公司通过委托贷款、直接投资、各区(市)县切块委贷资金扶持的方式,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的扶持力度,成效显著。2007年,项目总投资108.25亿元,其中市农发投公司利用融资直接投资22.74亿元,放大金融资金投入27.14亿元,引导集聚社会资金58.37亿元。

  ●遂宁:发展会员制担保机构

  遂宁市从2007年起大力发展会员制担保机构,创新政府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有效使用方式。市、县政府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投入会员制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按照市场法则确定政府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对象,实现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政府资金的功效也得到放大:去年该市市、县政府投入会员制担保公司5250万元资金,吸引了18550万元民间资金入股,为企业融入发展资金6.71亿元,分别是政府资金的3.5倍和12.8倍。

  ●邛崃: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2006年底,邛崃市成立国有独资的新农担保公司,积极探索以土地种植收益抵押担保融资、以农村养殖业浮动抵押担保融资、以农用生产设施抵押担保融资等新方式,为组织起来的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将农户的预期收益作为反担保。该市金瑞肉牛有限公司和部分养殖户分别以育肥商品牛和商品猪、商品天鹅等畜禽产品抵押反担保,获得担保公司贷款担保支持,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担保金额就达1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