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为了“民族品牌”,保卫汇源?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9/8 |
|
(南方都市报)美国软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9月3日宣布,以179.2亿港元的高价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并已得到汇源三大股东作出不可撤回的承诺。现在只需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如不出意外,交易成功指日可待。这一消息出来后,引起了网友的激烈争论……
汇源被并购是“民族品牌之殇”?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吓了人们一大跳。对国货有感情的人,害怕世界品牌取代了民族品牌。某些网站搞群众投票,居然有82.95%的网友反对汇源被可口可乐收购,那么,赤裸的市场能容下民族感情吗? 汇源是个连带产业链 搜狐网友“王永”认为,可口可乐吃掉的不是一个汇源那么简单,“你应该看到汇源所带领的连带产业链,可口可乐是一口把一个中国北方垄断企业从根吃到了头。从果林、果农、果商、政府林业、政府其他部门、物流、汇源的销售网络都吃掉了。” 应追求商业的本身规律 天涯网友“王育琨”认为,千万别为了一时的“民族大义”毁害经济大局,“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交易不应该受制于狭隘的民族自尊心,也不应受制于强权,而应该遵循商业本身的规律。” 收购后仍是民族品牌 博客中国网友“郁慕湛”认为汇源早已不是单纯的中国民营企业,“它先后引入了法国达能和美国华平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收购之后,‘汇源’这个品牌将继续在中国市场上畅销,而这个品牌仍是民族品牌。”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是垄断行为吗? 可口可乐的强势劲头,似乎应和了国人长久以来对国际资本的恐惧,有的人忧虑从此将喝不上物美价廉的果汁,于是,最近刚刚颁布的《反垄断法》似乎成了他们保护“民族品牌”的“救命稻草”。 用《反垄断法》保卫汇源 网易网友“liguangshou”认为,汇源果汁被可口可乐收购,是国外垄断力量挤压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我们不仅仅需要一场运动表达民间反对可口可乐这样的跨国公司收购的决心,而且我们应当从法律层面来杜绝已经出现的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亡羊补牢。” 可口可乐不构成垄断 腾讯网友“王冉”认为,可口可乐构成垄断的可能性不大,“反垄断的核心不在于限制外资并购,更不在于保护民族品牌,而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反对单一企业对于某类产品或者服务的绝对定价权。” 反垄断审核要实事求是 搜狐网友“马永”提醒说,假如反垄断成了封闭市场、排斥竞争的工具,对行业、对国家、对民众并没有什么好处,“对外资的市场准入审核,最容易犯的是泛化的错误,即以为所有的外资并购都涉及国家安全……而对市场竞争的审核,则最容易犯差别化错误。普遍的观点理所应当地认为,对于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核,就是应该比内资并购严格些,全然不顾垄断判定的基本标准和简单事实。” “民族品牌”将何去何从? 其实,单单一个“汇源”被外资吃掉并不足担忧,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企业资金链紧绷,既无“洋爸爸”、又无“官婆婆”的民营企业怎样在这场并购浪潮中避免成为跨国企业的“嘴下肥肉”? 收购汇源,你好我也好 网易网友“吕红博”认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你好我也好”!“对于可口可乐来说,收购汇源可与它现有果汁品牌形成良好的互补;而对于汇源来说,既可解资金之困,也可借助可口可乐强大的分销网络,增加市场份额”。 学习可口可乐的投资理念 博客中国网友“沈洪溥”认为,可口可乐在本次收购中的投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首先是应该怎么选行业。国内资本雄厚的财团但凡出手,选择的往往是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型产业。可口可乐却选择了继续深耕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饮料主业。其次是怎么选时机。像汇源果汁这种大众情人型品种,在市场低迷期买入,才可能降低成本。” 民族品牌是个整体链条 新浪网友“王巍”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在本土发展壮大,而且以本土为核心走向全球,是一个整体链条,这个链条对企业能不能扶持到底,涉及到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包括人文的文化。此次外资介入中国果汁龙头企业,也突显出中国产业、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之间的生态链或许并不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