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业和食用明胶存天壤之别 评论:什么胶都不是奶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4/10 16:31:47  

 据本报报道,央视主持人赵普称:“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了。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此事引起网络对老酸奶等食品是否添加工业明胶以增加黏稠度的议论。随即,有乳品企业和果冻厂家对添加工业明胶予以否认。

  作为央视的主持人,赵普应该是个靠谱的人,不会无端猜测,之所以发出议论,一定是知道了什么。他的信源,是“调查记者的短信”,可能是有记者对此进行过调查,掌握了证据。

  另一位身份认证为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的朱文强也发布微博称:“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问为啥,他比喻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这才是今年3·15晚会重头,可惜没播”。

  这些话,都在暗示有食品企业往食品中添加了旧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含重金属,对人有极大害处。

  但不管怎么说,证据都没有公之于众,赵普等人的说法,缺乏必要的支持,于是,他们纷纷删除了微博。倒是一些专家、企业的回应,颇耐人寻味。

  比如有专家就分析:“每公斤食用明胶为25元,合每克2.5分钱。酸奶中明胶用量仅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那么1公斤(10小杯)酸奶中明胶的成本不超过5分钱。知名品牌没有必要为了节约这一点成本就使用工业明胶。”甚至有人在网上声称:“查询后得知,工业明胶和食用明胶的价格差距不大,差价利润绝对不值得大企业冒险。”

  真的是这样吗?在网上查询工业明胶的售价,大约为每公斤10元,与食用明胶的价格存在着天壤之别。

  《国际金融报》报道称:“工业明胶约4600元1吨,食用胶则可卖到上万元1吨,而后者需求量通常是前者的数倍。”所以,二者并非差价不大,而是差价很大。

  对比二者的价格与市场需求,实际上并不能洗清添加工业明胶的嫌疑,当然,也无法证明什么。

  公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出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前几年《南方都市报》、央视等媒介陆续曝光工业明胶、皮革蛋白的地下生产链以及个别乳品企业添加皮革蛋白的事件,信赵普还是信企业?越来越谨慎的消费者恐怕更倾向于前者。

  既然疑问已经提出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企业公布自己的添加剂清单,同时,央视的调查如果存在,最好也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内幕到底“可怕”到什么程度。有了证据,大家就没那么脆弱了,企业和消费者就全踏实了。所以,就别互相念叨了,赶紧亮底牌吧。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老酸奶兴起于两三年前,之所以迅速受到消费者青睐,原因就是它比较黏稠,口感质感都强于普通酸奶,给人的印象是含奶量增加了,相应地,价格也要比普通的酸奶更贵一些。

  现在的争论,无疑把一个尴尬的事实抛了出来——原来所谓的黏稠,并非是增加了牛奶,而是添加了明胶。就算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用明胶,按专家们的说法,成本如此之低,价格却远高于普通酸奶,是不是一种“合法”的获取暴利的“技巧”?

  争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无论什么胶,它都不是奶。(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