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种粮大户心声:承包撂荒地原来很赚钱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3/28 12:55:26 |
|
在华北平原南端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苗已经开始返青。董丙坤指挥着七台“铁牛”:两台耙地机、两台大型旋耕机、三台播种机同时作业,他正抓住刚刚下过的一场春雨带来的好墒情播种油葵。 董丙坤家住河北省平乡县河古庙镇董家庄村,这里位于河北省着力打造的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内。“我种了1200亩地,其中500亩小麦、700亩油葵。这比以前种几亩地的时候反倒轻松多了。”这位42岁的农民看到记者到来,抖掉皮鞋上的土说,“原来的小型耕地、播种机,一天能耕作十多亩地,现在大型机械化操作、流水线作业,一天能耕作100来亩。这千把亩地,从种到收有几个人就足够了。” 平乡县是“中国自行车之乡”,这一产业带动周边县市形成了大量自行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前些年,由于打工比种地挣钱,村里劳动力都流进了企业,土地荒了不少。”董丙坤说,他于2009年注册了平乡县正欣农业合作社,把老百姓不愿种的地按每亩400元的价格承包过来。 “去年种的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一亩地纯利润是500元;一茬油葵、一茬玉米的亩均纯利润是1000元。这1000多亩地一年就能抱个金娃娃。”董丙坤难掩心中的激动,“起初承包地是不想让村里地撂荒,没想过种地还能这么挣钱。”董丙坤说,他种地所得利润中,农业科技因素至少占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叫农业科技送进门,增产增收不愁人。” 董丙坤说,在种子方面,以前老百姓自留种子,种了好几代也不换新品种,现在不行了。他希望国家加大种子研发力度,多研究出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的品种来。另外,董丙坤的所有庄稼都上了保险。他说:“一亩地自己掏3元,政府给掏12元,种地心里更有底了。” “国家对农业年年都很重视,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大篇幅讲农业科技,种地更有奔头儿。”董丙坤信心满满地说,“我准备再承包4000亩地,而且承诺比一般人承包价高出100元。”记者杜文峰、曹国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