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科技含量大提升支撑山西省粮食大增产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3/20 17:05:16 |
|
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山西省粮食产量纪录再次被刷新:总产量达119.3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0.8亿公斤,增幅9.9%。粮食播种面积为4931.78万亩,比2010年增加72.9万亩,连续4年保持了较大增量。除了有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的因素,科技含量大提升支撑起山西省粮食大增产。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截至目前,全省通过省级农业地方标准377项,市、县级农业标准规范540项,全省已累计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多个,初步建立了涉及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检测方法等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 新体系下,将由玉米、小麦、谷子、杂粮以及猪、牛、羊、鸡、特种养殖等17个产业技术体系构成。每一个产业体系都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实验站、村级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四级管理体系组成。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全部岗位和人员实行聘任制,他们享受体系便利的同时必须签订责任书,保证优先完成所承担的科研、试验示范和培训任务。省农业厅厅长孙连珠认为,建立起一套更为完善的监督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也是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导向,形成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 去年,由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自主创新选育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通过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审定。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全球科技查新后肯定为世界首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F型小麦不育系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为我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列为省科技攻关项目并得到国家863计划支持的超高产玉米新品种培育研究,在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赵光堂主持下,先后培育、推广了屯玉49号、屯玉59号、屯玉57号、屯玉青贮50等一系列玉米新品种。这些优质高产品种先后推广到山西以及吉林、天津、广东、陕西等地。重点投入、连续支持使全省农业育种等科研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82个。其中强盛62号玉米新品种亩产达到1228公斤;选育出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谷子、莜麦、红小麦、红小豆等优良新品种38个。 水是山西省之痛,山西省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为此实施了"山西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和"旱作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山西省南部、中部、北部、太行山老区等不同生态类型的农业区建设四大示范工程;同时开展技术含量高的覆盖全省的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专题的攻关研究,并开展了小麦、玉米抗旱新品种的筛选试验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山西省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及农转资金项目,开发了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58个,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160项(台/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使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效农林新品种及其先进成熟配套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与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山西省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