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以来,为净化年货市场,让消费者买上放心的年货,本报联合海口工商、质监等职能部门,开展了年货打假行动。截至今日,“三无”糖果、瓜子、干货。假名牌服饰、假名酒、问题炒货等一大批问题年货被查处,战果颇丰。为此,海口工商部门高度评价由本报发起的本次打假行动,认为“真正为市民了实实在在的事”。 今日记者联合龙华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再次出击,查获了近百包劣质茶叶,为本报的年货打假行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据调查,这些茶叶系业主自己分装后,自行在包装贴上假冒的QS标志,再冒充名茶对外出售的。 今日上午,记者和工商执法人员来到水产码头批发市场及博爱路的年货一条街检查,发现部分摊位上出售的袋装乌龙茶叶,其包装上的QS标志居然是人为贴上去的,而按照规定,该标志是产品出厂时印在外包装的。经进一步检查,业主们承认,这些茶叶都是低价进购的茶叶,他们私底下人为分装后,然后贴上假冒的QS标识,再拿到市场上卖。 随后,执法人员还检查出一批无QS标识的“三无”红茶、绿茶等茶叶。一上午下来,共查扣问题茶叶近百包。 工商部门指出,牛年新春已到,消费者在最后选购年货时一定要仔细看其标识是否齐全,对价格特别便宜的年货要特别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