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调查显示近四成家庭春节花光年终奖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2/6 15:27:57  

 压岁钱及敬老礼金成最大支出

  本报记者 涂露芳

  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成本总是不菲。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北京居民家庭的花销额度究竟有多高?

  本报与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今年春节16.9%的居民家庭花销超万元,其中给孩子压岁钱、孝敬老人的礼金成为最重头的支出。

  16.9%受访者开销过万

  这次调查共对北京城六区和10个郊区县1262户居民家庭进行了电话访问。其中7.1%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春节全家花销在1000元以下;48%的居民家庭春节花销在1000元至4999元;27%的居民家庭花销在5000元至9999元;16.9%的居民家庭则表示,春节花销超过1万元,其中约0.9%的居民家庭春节花销超过5万元。另有1%的居民家庭表示说不清。

  作为每年的消费旺季,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采买年货、探亲访友准备礼物,再添置一些漂亮的服装饰品和家庭用品,外出就餐也比较频繁,难免有花钱如流水的感觉。近些年,春节旅游热升温也进一步抬高了春节花销额度。调查中,49.4%的受访居民明确表示,春节花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负担。

  辛苦一年,丰厚的年终奖成为很多人春节阔绰消费的底气。不过,回头盘点,27.2%的受访者表示,春节花销超过年终奖;10.5%的受访者春节总花销与年终奖基本持平。

  令人惊诧的是,居然有7.2%的人表示,春节花销超过去年总收入。这些春节“烧包”的受访者表示,收入太低、动用储蓄购买汽车家电等大件消费品、亲朋好友送礼互相攀比成为春节开销过度的主要原因。据分析,这部分群体以新入职的年轻人居多,虽然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但走亲访友时碍于情面还是送上大红包。

  压岁钱标准直奔500元

  春节居民家庭的总开销中,给孩子压岁钱、孝敬老人的礼金成为最大开支。

  本次调查中,多达30.8%的受访者表示,春节期间给孩子压岁钱和孝敬老人的礼金支出最高;29.3%的家庭最大开支花费在采买年货上;17.9%的家庭请客送礼花费最高;5.5%的家庭春节最大花销是休闲旅游;返乡探亲交通成本、外出就餐、购买家电汽车等消费大件成为春节最大花销的家庭则各占4%。

  随着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升,各项春节花销也节节看涨。以压岁钱为例,每个孩子一百元的平均标准已经成为过去时,大有直奔500元的趋势。受访家庭中,仅6.7%表示压岁钱标准不超过100元;70.8%的家庭压岁钱标准为100至500元;12.4%的家庭压岁钱标准为500至1000元;3.3%的家庭压岁钱标准已超过千元。

  消费观念转变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北京家庭选择到饭店、餐馆吃年夜饭。本次调查中有15.7%的居民家庭在外享用年夜饭,比本报与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2010年春节消费的调查比例提高了4.9个百分点。

  这部分家庭中,年夜饭花销在500元以下的比例为16.1%,500至1000元的占31.8%,1000至2000元的比例在34.8%,2000元以上的也占到15.2%。而2010年春节,外出吃年夜饭花销计划在千元以上的家庭只有22%。这组数据的变化,有居民收入提升的因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年来北京餐饮价格水平的明显攀升。

  火树银花不夜天,爆竹声中迎新年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今年春节,受访居民家庭烟花爆竹购买数量比去年增加的仅有8.8%;与去年持平的占22.2%;比去年减少的有24.7%;0.2%的家庭说不好;另有44.1%的家庭根本没买烟花爆竹。减少烟花爆竹购买量的居民家庭表示,主要原因是价格太高、环保考虑和孩子对放炮不感兴趣。

  多数家庭春节花销超去年

  与去年春节相比,今年北京居民家庭的春节花销看涨。

  调查中54.1%的受访家庭表示,今年春节花销超过去年;38.5%的家庭表示与去年持平;只有7.1%的家庭今年春节花销低于去年;另有0.3%的家庭表示说不清。

  683户春节支出比去年提升的家庭中,开销增长一成以下的只占8.1%;开销增长一至三成的家庭占69.8%;开销增长三成至五成的有15.7%;6.4%的家庭春节支出增长超过五成。

  这些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是春节开销增长的首要原因,有93%的人选择;去年收入增加是次要原因,有35.7%的人选择;看好今年收入前景是第三大原因,有17.4%的人选择。另外,新增春节旅游消费项目、添置汽车电视等消费大件也是春节开销增加的次要原因,分别有12%和11%的人选择。

  网购是北京居民抗通胀的重要手段,物美价廉的购物网站成为居民采买年货的重要途径,有23.7%的家庭选择;到大商场、超市采买年货仍然是主要渠道,86.8%的家庭选择;47.6%的家庭还选择逛街头小店和批发市场采买年货。

  去年北京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令不少低收入家庭备感压力。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中国进入稳增长的结构调整期,人们对通胀的担忧降低,业界普遍预测物价上涨幅度会显著低于去年。对此,33.6%的受访居民明确表示,如果今年物价涨幅低于去年,自己的消费意愿会有所增强;但13.9%的居民表示即使物价走低,消费意愿也不会提升;52.5%的受访居民则表示不确定。

  明确表示消费意愿不会提升的受访居民中,有70.9%的人认为,物价水平已经较高是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62.3%的人表示要增加储蓄应对教育和医疗开支;56%的人担心,经济形势不明朗可能影响未来收入增长。

  七成多市民不逛庙会

  春节黄金(1733.50,-6.80,-0.39%)周,团圆主题压倒一切。86.8%的受访居民表示,探亲访友是春节最重要的休闲方式;53.8%的居民也将商场购物作为重要的休闲方式。其他比较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依次是逛庙会、旅游、去影剧院、KTV等休闲场所和健身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体现北京民俗风情的庙会并不太受市民青睐。调查中,71.9%的居民明确表示,今年春节没逛庙会;20.4%的受访居民逛了一场庙会;逛过两场以上的居民只占7.7%。

  春节逛过庙会的受访居民,多数认可庙会的热闹喜庆氛围,但同时也认为缺乏新意,而且消费价格太高。他们当中90.7%的人建议,北京庙会应该提高民俗和文化表演的档次;88.5%的人建议应该提高餐饮质量;78%的人建议降低消费价格;68.2%的人建议引入现代科技元素吸引年轻人;67.6%的人建议精简庙会场次,由政府部门牵头推出精品庙会。

  逛过地坛庙会的小杨向同事抱怨:“停车费50元,羊肉串卖到20元一串,乱哄哄挤半天,一两百元就没了,还不如去看场电影或话剧。”他认为,八零后、九零后的群体,对简单化的民俗表演兴趣不大,庙会应该在文化内涵上挖掘潜力,弱化商业氛围,别让中外游客误以为北京庙会就是羊肉串加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