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认同洋品牌是对高品质的奖励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1/25 13:59:01  

 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余种商品进口关税下调半个多月了,但洋奶粉和护肤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却不降反涨(详见今日A08)。消费者期待的“让利于民”的和谐景象并没有见到。有评论认为,洋品牌“想涨就涨”的霸气,更折射出本土企业的可怜、可悲,甚至可耻。

  有一点必须明确指出,洋品牌涨价并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洋品牌涨价的勇气是靠质量和品牌,一刀一枪地拼出来的,而不是靠降低标准、借政府之力垄断出来的。洋品牌的高价能为市场接受,而价格略低的本土品牌特别是国有乳业却被消费者拒绝。即便选择,使用后的忐忑不安犹如冒险旅行。所以,本地乳品一涨价,上帝就发笑;上帝一发笑,销量就减少。

  想涨就涨并不是一件随便就能做到的事。企业的定价权由市场决定,市场的逻辑一向就认定了质优价高原则,只有当市场同类产品质量相当时,降价才会被当作企业营销竞争手段。企业的天性就是逐利,其适用规则是通过利他而利我,但在竞争的均衡被打破、部分强势产品一枝独秀供不应求时,此刻,企业一定会涨价。

  洋奶粉和洋护肤品的涨价权其实是本土企业拱手让出的,洋品牌的强势背后飞扬的是本土乳业一地鸡毛。今天看来,洋奶粉在我国具有垄断性地位,80%的高端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内地排名前十位的奶粉品牌中,有5个为外国品牌。

  然而,翻检几年前的历史资料,随处可见的是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及荷兰菲仕兰等洋品牌黯然退出中国市场、折戟沉沙的报道。那些年,洋品牌一直在为他们动辄走高端路线定高市场价格的错误埋单。

  洋品牌并非一直都强,在中国乳业企业伦理出现迷失现象前,洋品牌一直被国产品牌追着打。让人吊诡的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死于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曾经一直被列为中国乳品行业惟一标志性品牌,产销量连续14年居全国第一。在那个时候,洋品牌其实就是弱者的代名词。

  洋奶粉走到今天,犯过许多决策错误,但却没有犯过一个错误,即对消费者的忠诚、对市场原则的坚守。洋品牌可以亏损,但绝不牺牲产品质量,也绝不掩盖问题;既不靠政府来摆平市场问题,也不用向消费者道歉。

  三鹿事件也好,蒙牛丑闻也罢,其中总频繁看见公权力的影子。被专家界定是全球最差标准的乳业标准,也是企业与有关部门共谋的结果。

  洋品牌想涨就涨,证实了市场规律一直在起作用。中国消费者买高价奶粉不是为了自虐,恰恰是出于消费理性,他们以这种手段提醒中国企业,最终决定市场的,依旧是消费者为代表的市场力量,而不是向公权力寻求庇护。

  洋品牌对消费者利益的维护换来了今天红火的市场地位,本土品牌丧失了对消费者服务伦理,在家门口被消费者看作二流产品和劣等产品。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最优的产品,就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利益维护,而价格如何,则要看本土竞争者争不争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