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食品不安全,监管要换脑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1/13 21:17:30 |
|
代表和委员指出,香港能管好食品安全,广东也一定能管好,关键要改变传统行政思路
广州的食品安全流动监测车上街为市民服务 羊城晚报记者 何奔 摄 记者 曾颂 薛江华 张小磊 把脉城市病 越来越多食品打着“纯天然、无污染”的旗号上市,越来越多城里人怀念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什么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水果、牛奶、大米纷纷失去了应有的美味,且糅进了各种名字拗口的化学品?是什么驱赶着广州、深圳市民下乡买青菜、远赴香港买奶粉? 今年省两会上,部分政协委员和学者有更深的思考———既然一衣带水的香港能管好食品安全,广东也一定有能力,关键是传统的行政思路要做出改变,监管部门是时候“换换脑”了。 尴尬: 城里吃得不如农村放心 “我家很久没买过米了,经常去亲戚家运。”聊起食品安全,家住天河区某楼盘的朱先生对羊城晚报记者说。他20年前离开从化农村进城打工,现在经营一家小超市,却从来不吃自己卖的米。家里米袋一空,他就开车回老家找堂兄堂弟,背回一袋袋“私家米”。 “以前我们村有人在城里工作,好像全家脸上都有光;现在反过来了,城里人都希望乡下有亲戚,能经常吃到新鲜的水果、青菜,偶尔抓几只农家鸡、带几斤土猪肉,好吃又放心。” 据记者调查,像朱先生这样喜欢“农家饭菜”的人不少。一些没有乡下亲戚的城里人,甚至以小区为单位,定点到农村采购农产品。如今北京、广州、上海都出现了一种“社区支持农业”案例:城里消费者与某个乡村缔结采购协议,集资帮助农民搞有机生产,并定期下乡收购所产作物。 显然,是三聚氰胺、孔雀绿、黄曲霉素等化学品造就了这种尴尬。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蒙牛致癌奶”、“百万吨地沟油入粤”等事件,交替刷新着人们对食品工业的疑虑。 在一个名为“食事实说”的公益网站上,赫然出现“广东地区截至目前已有食品安全事件114件,占全国食品安全的13%。”昨日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页面上有此欢迎词。细看之下,原来该网站所统计的“事件数量”实为相关报道的数量,诸如“小作坊生产毒肠粉”、“动物内脏炼油”、“养鸡场感染疫病”等新闻频繁见报。 广东未必是全国最差,但与一河之隔的香港相比,广东的情况可谓触目惊心。据官方公布资料,过去16年来广东供港食品都保持了无事故的纪录———这至少证明了大陆有潜力管好食品生产。如今国内一线城市的食品价格已经接近香港水平,可不少市民却越来越慨叹“有钱也买不了安全”。 无奈: 毒物总在检测项目外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毋福海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卫生检测确实存在短板,尤其是检测力量的不足。 “1998年前,全国大学学科建设中专门开辟了卫生检验这个专业,后来这个专业就彻底消失了!直到2004年才又开始。目前全国医学院只有四五所开设该专业,一年培训400到500人左右,卫生检验人才出现10年的断层。” “一旦出问题,老百姓纷纷指责检测机关,说‘你们是吃什么的’。其实,检测部门只要按照国家规范来检测,就算尽了责。” 他认为,不法商贩在食品里违规添加化学品,若该化学品不在检测之列,就不能怪检测人员。“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们要不要检测所有食品里的氰化钾、砒霜?显然没必要。如果出了这种问题,那就不是检测人员的事,公安机关要介入了。三聚氰胺虽然毒性没有砒霜大,但它是工业品,不允许人为添加,加进牛奶里就是个投毒事件,要依法严惩。” 反思: 应管住需求倒查地沟油 比三聚氰胺危害更广泛更普遍的是“地沟油”。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江西百万公斤地沟油流入广东,与正品食用油勾兑后摆上市民餐桌,甚至有地沟油流入深圳政府机关的食堂。随后,卫生部民间征求检测方法,应征方案达300多种。毋福海认为,地沟油勾兑正品油后就很难检测,目前还没有效的办法。 技术攻关有困难,能否换一种行政思路?有学者提出,政府可借鉴西方的经验,通过管住“需求”来消除“供给”。在欧洲部分国家,仿造、售卖假名牌不会被查,但任何主动购买假名牌的消费者一旦被发现,就面临高额的罚款;久而久之,大家不敢去碰来路不明的货品,也就没人去制造和销售假货了。 “市场监管如何有效,可以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有些国家不管产出而管需求呢,因为往往需求更容易找到。”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何艳玲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具体到地沟油案例,她认为“需求方”餐馆可能是监管关键:餐馆是打开门做生意的,需要政府部门授予资质;监管餐馆,比起漫无边际地去城郊、乡村打击地沟油生产窝点来,成本要更低———如果规定所有餐馆都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油,保留相关票据,那么只要有餐馆拿不出正规票据和证明,就可以深入调查找到生产窝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