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安徽怀远县褚集乡褚集村蘑菇种植鼓了腰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2/1/10 19:59:42  

  家前屋后,棚里棚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生产平菇的钢架大棚宛如一条条银带飘落在淮北平原上。初冬时日,记者来到安徽省怀远县褚集乡褚集村,看到收购平菇的商贩和车辆穿梭如织,晴朗蔚蓝的天空映衬得当地农民喜气洋洋。

  记者采访时,正遇着种植大户褚光带着妻子等4人接装发酵好的生料,忙得汗流浃背,仿佛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半天就接装了1000多袋。褚光指着远处正在燃烧的大锅炉说:“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设备,过去就装料这一道工序,全家老少起早摸黑要忙上一周。 ”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利用10多万元项目资金引进了装袋机、锅炉、钢架大棚等现代化生产设备,一天装两棚菌种不成问题,春节前可以再上市两棚蘑菇,“我们是从‘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一下子来到了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时代了”。

  与褚光家一样乐开了怀的平菇种植户,村里还有500多户。去年,褚集乡联合这500多户种植户成立了种植协会。褚洪富、陈永英夫妇一直从事平菇种植,过去种平菇是为了挣油盐钱和零花钱,出产的平菇在当地街头零卖,收入受到限制。去年老两口加入平菇协会后,乡里给了1.5万元扶持资金,并请来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原料在家门口取、产品出了大棚外就可交易,夫妻俩在原有一个小棚的基础上,又扩建了两栋钢架大棚。看着三棚白白胖胖的平菇,褚洪富高兴地向记者比划:“今年光种蘑菇,挣个3万元应该不成问题! ”

  一边参观,乡干部一边向记者介绍,该乡把协会当作全民创业的平台,帮助空巢老人、留守家庭妇女发展平菇生产,把种植平菇当成大产业来扶持,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开展技术培训、对接销售市场,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先后引进装袋机1000多台、标准锅炉400多台,使种植平菇的农户由100多户增加到560户,年出产平菇由40多万公斤提高到200多万公斤,产值达到1200多万元。如今的褚集农民种植平菇种出了门道,形成了规模,平均每户年出产平菇的收入达6000元。

  “规模建设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将谋划品牌建设。 ”褚集乡干部告诉记者,目前,注册的“褚集牌”平菇已拿到绿色食品认证,通过了上海、南京、合肥等市场的准入签证,平菇种植已成为全乡的新型产业。生产发展了,腰包鼓起来了,褚集农民的脸上舒展着春天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