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昆明多项措施建设“菜篮子”工程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12/27 9:57:07 |
|
何谓“民生”?“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就是百姓的意思。“民生”即“人民的生计”。 如此说来,那3口之家的一日三餐,便是最基本的民生。 若将它放大242万倍呢? 那就是关乎726万昆明人(包括外来人口)的餐桌。这无疑是很大的民生工程。 这小小“菜篮子”,一头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另一头系着市民的饭桌子。 农贸市场事关市民的“菜篮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是离老百姓最近的、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基础性、公益性、市场性服务设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和幸福感受。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快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便刻不容缓。 沧海百年,民生不息。 乐民之所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相信这种精神能一以贯之,融入执政者的血脉之中,定能造福苍生。 “菜篮子”里的民生寓意 抓住民生问题,就抓住了市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幸而,我们看到了中央、省、市,对于“菜篮子”工程的重视。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谈道: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要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 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 昆明,民生与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忧思所系,一脉相承。无论是在今年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上的《第九届市委工作报告》中,还是在年初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民生的篇章,都用了浓墨阐述。 在各方的关注下,昆明市委新任“一把手”上任后的第一次调研活动,就把目光投向了“菜篮子”。 在调研全市农贸市场时,张田欣书记这样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全面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切实解决好“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让广大市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 民本思想,民生为上。如何才能建设舒适和谐的高品质新昆明?如何才能让726万昆明人尽享自由、权利与幸福?张田欣对此有独到的见解:“我们为什么要搞那么多建设、上那么多工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在这座城市有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宿感。” 而今年昆明市委、市政府重点经营的民心工程,还有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全是扭住了民生,把住了国计的脉。而从长远看,这里透露出来的大民生信号意义远大于实体意义。 民生问题,事关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民生问题,就抓住了市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 “菜篮子”一度成民生难题 推动大小超市、菜市的建设,回应民众关切 “菜篮子”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也源于近年来的矛盾重重。还记得人们一笑泯之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吗?一度,“菜篮子”的背后是老百姓的无奈与辛酸。 近几年菜价的大幅波动,人为的因素清晰可见,流通领域尤甚。一方面,菜贱伤农;另一方面,价高伤民。 昆明,这座屹立于西部的城市,也无法摆脱国内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多原因让昆明城的“买菜”问题成了难题,菜价高、菜难买。 原本,昆明主城区有农贸市场193个,由于城中村改造、城市规划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等多种原因,拆迁了部分市场。从去年起,“买菜难”的问题,就困扰着很多人。 “听说这个临时的蔬菜直销点不久后也要拆。”提到这个,白马小区的胡阿姨很是担忧:“我们年纪大了,若再被拆除后,我们得坐公交车去更远的地方买菜,来回折腾,很不方便。” 其实白马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已经不止一次面临拆除的危险。几年间,农贸市场从白马小区,迁至土堆村,后又辗转红联新村……市场大门口的“临时”二字,也深深地加剧了附近居民的不安全感。 “拆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更麻烦,工作了一天,还要再挤车买菜,很辛苦。小农贸市场虽然贵点,但由于我们买得不多,也没什么,希望政府在规划的时候可以考虑到我们的基本需求,先建后拆。”一位白领对记者说。 随着城市扩张和拆迁改造,昆明的传统菜市数量在逐渐减少,新建菜市的数量和速度滞后,“买菜难”愈来愈突出。 有地儿买菜,这可是老百姓最最基本的诉求! 于是,针对“买菜难”问题,昆明市召开多次会议,由分管副市长挂帅,专题研究并创新举措。开设生鲜超市、将蔬菜直销车开进社区、合理布局农贸市场……一系列措实,从各方面着手,就为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稳。 菜市的增加,将是一把开启民心的钥匙。推动大小超市、菜市的建设,则是回应民众关切的便民利民之举。 < 大型超市、传统菜市、生鲜超市三足鼎立 一系列举措,菜价在降的同时也稳定了许多 菜价是一根撬动物价的杠杆。昆明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一度领跑全国,CPI成为市民和官员心头之痛。 诚如一些学者的分析,物价上涨与居民生活的关联度最高,物价上涨必然直接影响到民众的幸福感。 缓解“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增加昆明人幸福感。 昆明市想出新招:将蔬菜直销车开进社区、增设蔬菜直销点、开设生鲜超市、合理布局主城农贸市场。期望用这四大举措,稳住老百姓的“菜篮子”。 今年起,蔬菜直销车陆续开进社区,主要在困难群众居住较为集中的廉租房、经适房社区优先布局;在农贸市场不配套、群众买菜不方便的区域优先布局;在居住人口比较集中的较大社区优先布局。 同时,社区蔬菜直销车在管理上实行“四统一”。截至11月底,昆明市社区蔬菜直销车服务点增至近60个。目前,直销车已经方便了近40万人买菜。 2010年底,为有效遏制蔬菜价格上涨,昆明市商务局会同相关部门设置了300个蔬菜临时直销点。今年4月,昆明市商务局提出要继续设立310个蔬菜直销点之后,决定设立300个社区生鲜超市。 采取农超对接模式的生鲜超市,被誉为缓解“买菜难”的治本之策。昆明市要求,新建小区必须预留生鲜超市空间。到目前为止,300个统一标准的蔬菜直销菜市场已经建成。昆明市商务局表示,生鲜超市为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厂场挂钩”、“场地挂钩”、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探索了一条捷径,这样的形式既减少流通环节,又能降低蔬菜价格。 之后,昆明市在主城区和开发区逐步建立以社区生鲜超市为终端、农产品加工配送为基础、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为保障的农产品流通销售网络。 昆明市还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有利交易、规模适当”的原则,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服务对象、消费需求、道路交通等基础状况,制定完善主城和县城农贸市场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农贸市场网点的数量、规模和档次。 对于新建居住区,根据实际需求,规划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做到与主体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对于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区域和人口密集地区,结合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 对于已建成但农贸市场不配套、群众买菜不方便的小区和社区,可以适当考虑就近建设一些规范的小型农贸市场、蔬菜直销点,或设置社区蔬菜直销车,方便群众买菜购物。要确保到明年底,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和高新、经开、度假3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建成区范围内,实现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全覆盖。 “实现大型超市、传统菜市、生鲜超市三足鼎立,相互牵制、竞争,才能降低形成市场垄断、操纵市场价格的可能性。”张田欣说。只有这样,方能稳住“菜篮子”,扣住CPI上涨的命脉。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菜价在降的同时也稳定了许多,市民花在三餐上的费用减少了,兜里的钞票更“值钱”,实际上有让市民“增收”之效。 < 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六要” 民生问题在国家、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动摇 “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办一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和好事。”张田欣书记履新之日的承诺言犹在耳。 何为实事、何为好事?上任第一次的调研和他对各部门、各级官员的要求,回答了这一疑问:对市民有利有益的事就是实事,就是好事。 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结束时,张田欣总结了他对民生的六点理解和要求。 ——要从就业抓起,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妥善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居民转户等问题。 ——要健全社会保障。我们到农村去,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穷、农民苦,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妥善解决困难群体、低收入职工包括一般职工的住房问题。 ——要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要合理布局教育和卫生资源,缓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实施中小学生营养工程,解决贫困学生营养不良问题。我们的关注点,不能只放在主城,更要向县区、向乡村倾斜,突破薄弱环节,促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村孩子也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农民群众也能享有优质的医疗服务。 ——要解决“米袋子”、“菜篮子”的问题。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的建设,对不适应的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进行改造。 ——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大力整治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抓好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抓好扶贫济困,关心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这位新任市委书记的执政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把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在国家、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动摇。(谭 蓉) ●相关新闻 昆明恢复设立食品药品检验所 成全国第一个恢复设立这一机构的省会城市 昨天从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设立食品药品检验所,自此,撤销10年的食品药品检验所将恢复检验工作,昆明成为全国第一个恢复设立食品药品检验所的省会城市。 食品药品检验是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抽验工作主要委托其他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帮助完成,评价性抽验更是无法主动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受到很大制约。 因机构改革,昆明市自2002年撤销昆明市药检所后一直没有自己的检验部门,检验工作存在时间上很不灵活等因素,给工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011年“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提出恢复设立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提案。昨天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经同意恢复设立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以后各部门遇到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都可以交由这个新设立的机构进行技术检验。 恢复设立的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内消费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督的技术检验;承担辖区内消费环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质量检验;开展消费环节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检验、质量有关方面的科研工作和药品基础测试的科研工作;协助相关部门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培训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新恢复设立的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核定事业编制40名,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市政府划拨位于气象路60号的原市人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给昆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作为办公业务用房。第一期项目力争在2013年初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并取得食品药品检验资质。(毛亚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