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程国强:中国农业“走出去”的艰难之路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11/16 13:51:24  

当年入世谈判中,农业被公认为是最艰难的部分之一,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农业市场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10年之后农产品(14.91,-0.24,-1.58%)的进口关税降到15%,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

  10年来,农业市场开放的利弊之争从未停息,随着部分农产品的巨量进口,国内市场遭受重创,部分行业集体“沦陷”,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也不断被提及,农业国际化是否能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存在诸多争议。

  为此,记者日前专访了著名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他认为入世10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国家的农业政策目标,在实现主粮基本自给的同时,也完成了农业格局的转变。但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农业“走出去”成绩不佳,在新的国际环境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农业从“负保护”变成“正保护”

  记者:农业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最为艰难的一部分,当初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农业会出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危机,10年过去了,实际情况怎样,您作何评价?

  我认为要总体评价中国农业入世10年,应该从中国的农业政策目标来看,我们的目标是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从数据上来看,这两个目标都实现了。

  中国的粮食总产从2001年的9052亿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10930亿斤,增长了20.7%,年均增速达2.1%。从2004年开始,中国粮食生产连续8年丰收,粮食产量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水平,打破了延续多年的粮食三年一减的不稳定周期,粮食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

  农民增收方面则更明显,多项重要的农业扶持政策都是在这10年里出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366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3553元,年均增长10.7%。

  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中国由一个农业顺差国变成了农业逆差国,直观的数字是,农产品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719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2.2%,也说明了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确实受到较大的冲击。

  尽管如此,但我认为这种市场“危机”不可避免,这由中国的资源现实决定。正是入世使得中国的农业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了缓解,应该说入世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记者:农业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引起了很多人对农业入世的担忧,你认为这种现象是会一直持续下去,还是阶段性现象?我们是如何应对的?

  程国强:中国的农业贸易逆差始于2004年,一直持续至今,2010年达到230.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7倍。按照国际上对农业国际贸易的衡量指标来看,中国农业的贸易依存度由入世之初的15%上升到了20.2%,我认为未来贸易逆差和贸易依存度都会进一步上升。

  如果单纯从数字上看,规模和增速都比较惊人,但对于逆差产生的原因要综合地看。首先中国的农业特点是人多地少,一直以来出口扩大的潜力并不大,入世之后,市场进一步放开,贸易依存度提升就主要体现在进口增加上了。

  与此同时,我们的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加入世贸之后,我们减少粮食出口,扩大了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如东部沿海的水果、蔬菜、加工食品等的出口量在增加,现在已经占到出口总量的80%左右,但总量上并没有优势,2010年我们的进口仅进口大豆一项就达到251亿美元。

  另外,这种变化是随国家的整个农业政策调整而变化的,过去为了支持工业发展,国家对农业征税。入世之后,在市场开放的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2004年以后,除了取消农业税,国家拿出了4项补贴: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建立了对重点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建立了临时收储制度。

  这10年,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农业政策的重大转变,此前我们对农业是“负保护”,在此期间实现了“正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