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富锦粮食生产达到22.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11/16 13:42:55 |
|
随着金秋十月颗粒归仓,全国产粮大县富锦市捷报频传:粮食生产实现22.5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干群生产思想转变,实现了农时提前。经过引导和政策拉动,今年该市水稻育苗大棚发展到2.5万栋,从3月初开始清雪扣棚,4月3日启动育苗播种工作,5月8日开始插秧,5月25日前插秧结束。大田播种从4月25日开始,玉米播种在5月5日前结束,大豆在5月10日前结束播种。水田备耕、泡田、插秧日期分别比往年提前了10天,抢回积温至少有100度,旱田播种比往年提前一周,抢回积温70至80度,对预防低温冷害和早霜灾害具有重要作用,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农民科技意识增强,实现了标准提高。通过在电视台“三农指南”栏目定期播发农业技术系列讲座,邀请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举办大规模的农业科技大集,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普之冬”系列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种田意识显著加强,在场市共建示范带、各级示范区内,富锦市在扣棚、整地、播种、农田基本建设乃至植树造林等方面,做到了基本与农场同等标准、同步进行,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此为带动,全市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5%。 合作经济发展较快,实现了规模扩大。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40多家,二龙山镇田娘水稻合作社、宏胜镇农场村种植业合作社、大榆树镇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为带动,订单农业、规模化种植蓬勃发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5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扩大到358万亩,占市属570万亩耕地面积的62.8%。 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实现了布局优化。富锦市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带动、技术推广、园区示范等有效方式,加大了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推进力度。今年水田新增50万亩,达到160万亩,玉米新增42万亩,达到162万亩,大豆压缩到176万亩。农作物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已经形成了“川地种水稻、岗地种玉米、洼地种大豆”的种植业发展布局。 场市共建扎实推进,实现了差距缩小。今年,该市落实共建资金5000多万元,建三江管理局落实共建资金500余万元,场市双方确定了共同打造“两带一区”,即:百万亩高产攻关示范带和百公里农业科技示范带,重点建设交界处9.7公里集中展示区的场市共建目标。“两带一区”完全按照农场标准生产作业,力争经过场市共建,百万亩高产攻关示范带内粮食平均增产超过14%,实现年增产超过0.75亿公斤。以“两带一区”建设为切入点的场市共建工作,成为缩短农场与地方农业生产差距、引领农民群众标准化种植、推动富锦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效载体和桥梁纽带。 作者: 孙立刚 丛兴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