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添加剂细化成天书 食品配料命名有猫腻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11/4 19:33:48  

     保质期半年多的糕点,配料表中却找不到任何防腐剂的字样;明明是叫牛奶面包,原料中却找不到牛奶,只有牛奶香精;想防着反式脂肪酸,可大多加工食品包装上却从不提及这一成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商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细化标注,食品配料表逐渐成了公众眼中的“天书”,让人看不明白。

    保质期100天还没防腐剂?

    走进超市,不仅货架上颜色各异的食品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食品标签上标注的单甘脂、磷酸盐等添加剂名称,也让消费者不知所云。19日,在南大街一家超市糕点专区,市民李女士正对比着不同品牌的糕点配料表仔细甄选着。“这个糕点保质期有100天,怎么没有防腐剂?”记者看到,李女士正在看的是一款油炸类糕点。其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一栏写着“小苏打、丙酸钙”。李女士不知道,这听起来很像一种营养成分的丙酸钙,其实就是防腐剂的一种。

    “这是防腐剂?”李女士很吃惊,她经常购买的那些保质期较短,以为是“无添加”的糕点,配料表中多有丙酸钙的成分。“是防腐剂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写上,弄这些钙、钠之类的成分,谁知道是什么。”本想尽量躲着防腐剂,谁料却掉进配料名称的“陷阱”里。

    记者身边一位消费者看着食品包装上复杂又专业的配料名称说:“上面的字都认不全!就是化学博士也难看得懂。”

    添加剂细化成了“天书”

    像李女士遭遇的这种情况,如今已越来越普遍。调查中记者发现,大多包装食品中都有几种让人看不明白的添加剂。如酸奶,原本常见的增稠剂、稳定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明胶、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果胶、酪蛋白酸钠等,其实这些就是原来的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的细化写法。

 “配料中有氢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植脂末、棕榈油、植物奶油、人造奶油字样的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烟台大学食品检测检验中心主任殷军港说,植物油脂中也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但并不高。若这些油脂因为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反复加热,其反式脂肪酸含量就会越积越多。此外,一些商家用来代替植物油的棕榈油、椰子油中含有饱和脂肪酸,也是一种反式脂肪酸。

    记者在港城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像糖果、饼干、薯片、方便面、蛋黄派、二合一咖啡、冰激凌等市民常买的商品配料表中,精炼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等字样随处可见。只有少部分饼干、糕点成分表中的,写的是食用植物油。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超市里随手买包饼干,在路边喝杯加奶精的咖啡,就会摄入反式脂肪酸。但是在这些商品的包装上,记者没有发现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标注。而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贺君告诉记者,虽然国家目前对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明确标准。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肥胖、高血压、加速衰老、记忆力下降等。

    一些饮料中的抗氧化剂,也被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等看起来很营养的名词代替。面包配料表中经常写的膨松剂,也变为小苏打、碳酸钙等。此外,作为多个食品安全事件主角的防腐剂,也化名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钠、丙酸钙等“藏身”配料表。面对这些天书似地食品标签,市民根本无从选择。

    不少食品配料命名有“猫腻”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食品配料的命名还有“猫腻”。在零食店有一种很受市民欢迎的“鲜乳球”糖果,配料表中却只有“白砂糖、葡萄糖浆、精炼食用植物油和食用香精”。南洪街一家糕点店销售的枣泥蛋糕,配料只有专用面粉、细糖、鸡蛋、食品添加剂等,没有枣类成分。

    还有的牛奶面包配料表没牛奶,有的只是牛奶香精。而一款全麦红豆面包,配料表中也只有小麦粉、红糖食品添加剂、香精等,根本就没有全麦、红豆等字样。在超市中,经常能见到一些添加了“低聚糖”或“异麦芽低聚糖”的食品,大都宣称含双歧因子的增殖因子,长期食用有提高营养吸收、通便等功能。但烟台大学食品检测检验中心主任殷军港告诉记者,低聚糖虽是一种功能性添加剂,但通常用来代替蔗糖,相当于甜味剂。

    含反式脂肪酸却不在包装上注明

    日前,上海消保委抽检发现,不少奶茶中都含有人体健康“杀手”———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