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炳卫 焦 强 记者王越)截至9月上旬,河北石家庄市共关闭注销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367家,关闭取缔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1家。据悉,这两组数字均创下历年之最。这是石家庄市为打造“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而打出的一记重拳。
目前,该市获证食品企业已由年初的1380家减少到1013家。其中,停产整顿企业276家、小作坊13家;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90家、小作坊31家。
6月3日,石家庄全市召开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执法、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打造“食品安全最放心城市”。一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政就此展开。石家庄市质监局局长侯洪彬谈道,根据监管职责,质监局在第一时间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食品生产许可,提高准入门槛。
对现有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石家庄质监部门制定了重新核查计划,对经核查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一律予以撤(注、吊)销生产许可证;对基本符合条件,但管理不规范的,一律停产整顿,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生产;对经过整改仍不符合条件的,一律撤销或注销生产许可证。
6月中旬以来,石家庄市质监局主管局长带领市、县两级监管人员、检验人员、审查人员组成的乳制品企业专项检查组,对河北三元食品公司、石家庄君乐宝公司等9家重新获证的乳制品企业,进行了重新核查,并责令其中1家企业限期整改。
6月21日,由食品审核员、检验人员、市县两级质监局监管人员组成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核查组,开始对规模型企业、冷冻饮品、粮食加工品等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重新核查。目前全市已对83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二次核查。
石家庄市质监局全面实施最严格的准入,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监督非食用物质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严格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企业销售。对现有25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15家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展开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执行标准、生产销售、标识标注等情况。该局还要求企业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实行专人保管、专柜(库)储存、专册登记、专人添加和准确计量,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的范围和限量进行添加。
该局还建立不合格企业档案,实行公告“黑名单”制度,目前已对外公告了7家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企业名单以及42家省级抽检不合格的企业名单。同时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检查力度,将抽查不合格企业列入监管重点,增加检查频次;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努力攻克技术难关;举办不合格企业整改分析会,面对面地恳谈解决问题,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把生产各环节质量关;指导企业建立完善检验机构,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