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县走出过分依赖煤炭的 “怪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及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7万多农民转型成为产业工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34%,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全国园林县城”。今年以来,怀仁县成为全市“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领头雁和排头兵,在转型跨越中积聚了巨大发展潜力和活力。
从“黑色一元”到“绿色多元”
怀仁县以空间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特色产业板块的思路,一鼓作气建起了西山煤电工业区、陶瓷工业园等“三区八园”,不断发展壮大现代装备制造、医药、特色食品加工等新兴非煤绿色产业。
煤炭是怀仁县的资源优势,时下的怀仁早已不再是以往靠简单挖煤卖煤的黑色一元发展模式,而是以产业延伸、升级和绿色多元发展为抓手,发展依煤而电、依煤而化、依煤而冶的项目,为未来铺设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特别是该县以“煤电联营”建设坑口电站。同煤王坪矸石电厂在2×20万机组的基础上,又上马二期工程扩建3×30万千瓦机组。同时,该县以粉煤灰、煤矸石、焦炉煤气等为资源,发展综合利用项目,下大力气建成重要的商品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基地。
怀仁县实施“以煤扶瓷”,不仅使该县走上了产业化转型之路,同时还步入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轨道。县里通过关、停、扩将陶瓷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并以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战略、市场营销为重点,向园区集聚发展。现在陶瓷工业园区已有陶瓷企业32家,生产线67条,日用瓷年生产能力8亿件,产品远销欧美,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今年,该县在陶瓷工业园投资22.4亿元,15个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施工中。
“以煤补林”这是怀仁县大力坚持的生态补偿机制,又一大经济亮点,每年从煤炭收入中拿出1亿元-2亿元实施造林绿化,使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该县启动了最大的碳汇造林西山30万亩生态经济园林区工程,建设了优质杏、李子和葡萄“三大种植基地”。
怀仁县打造以金沙滩生态旅游园、清凉山等佛教旅游点和河头乡山西体育生态旅游基地等项目;全力建设的机械制造工业园,陈家堡汽配城,朔州煤电矿用橡胶阻燃输送带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在建的投资16亿元的华北最大的皮革物流交易商城和投资10亿元的怀仁雨润食品加工园将为怀仁发展壮大羊产业,做强做大华北肉羊养殖第一县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为该县走多元阳光绿色产业之路夯基打础。
从“春种秋收”到“四季丰收”
“以前俺们主要是种粮食,春种秋收一年忙两个月,自从大棚建好之后,我们天天都在大棚里忙乎。大棚里的香瓜提前3个月就上市了,真卖了个好价钱,没想到俺们农民也能有自己的产业!”9月底,记者在云中镇现代农业经济园,菜农们有说不完的话。映入眼帘的香瓜园、番茄园、黄瓜园……200多个大棚规划得整齐有序,满是肆意飘散的瓜香和开怀爽朗的笑声。
在怀仁县,像云中镇这样集生态、绿色、高效、富民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就有3358座,设施果蔬销量2000万公斤。近年来,该县沿着金沙滩、新家园5个乡镇,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强度推进,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打造了一条生态经济长廊。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蔬菜总产达到69.5万吨,人均蔬菜纯收入达到2700元,成为朔同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
在怀仁县,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全省最大的肉羊养殖基地南小寨。这个基地目前羊舍面积达到了50多万平方米,肉羊存栏量达到了120多万只。今年,该县还在继续壮大以南小寨为中心的肉羊育肥、屠宰、繁殖产业区,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肉羊及其附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现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规划建设1个占地1000亩的畜产品综合性贸易大市场。
这个“特”字,在怀仁县的农业篇章里还在延续,该县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饲草、肉类等为主导产品的十大特色农业基地,培育了40多家以蔬菜、生猪、肉羊、花卉、药材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企业与基地的拉动发展,带动起该县7万多农民闯入市场,转型成为产业工人、个体老板。
从“塞外小城”到“全国园林县城”
在怀仁县这块土地上,一切都在迅速地变化着:迎宾大桥横跨东西,28层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30万亩生态区、万象皮革城……从一个不足50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城”,走进了国家文明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行列中,怀仁变得整洁、大气、精致、开放……
先让我们瞭望一下这座“全国园林县城”吧。去年,国家园林县城的桂冠戴在她的身上时,透射的是一种凝重的美、一种流动的美。金沙滩生态工程区,昔日飞沙走石的古战场,今日已变成了百里林海、万顷碧波的生态旅游区。眼下,前来观光的旅客每天都在2000多人,人们在追忆“杨家将”忠勇报国精神之际,也为这美如画卷的风景而陶醉。
就是这个城市,拉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帷幕,形成了六纵七横的城市大框架。近五年来,该县投入35.7亿元,相继实施了33项城市扩张工程,先后完成迎宾街、云州街等城市主干道的改造,实施了云州东街旧城改造等工程,建起迎宾大桥、壬山大桥,使过去的“死角地带”逐渐成为“黄金地带”。同时,为还市民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投资4.1亿元建起的全省县级最大的热源厂,使县城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520万平方米;建起了日处理能力3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对建成区范围内90%的污水进行回收处理;7000多户居民使用了天然气,天然气用量达到120万m3;环卫日常清扫、保洁面积逐年增加,现已达到250万平方米,日清运垃圾达280吨。为了达到垃圾“日产日清”,投入巨资购买了45辆环卫机动车,使县城卫生清洁实现机械化作业。
特别是近年来,该县依靠拆迁还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冬季栽绿和全民植绿行动,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及租地造绿活动。目前,该县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已达到8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0.34%,城市人均绿地面积9.5平方米。记者在采访中见到了晨练的退休工人郭大爷,他边打太极拳边说:“这几年,我们的公园多了,绿地多了。现在人们爱讲"幸福指数"这个时髦词,你说,我们生活在绿树花香中,能不幸福吗?”
本报记者 安玉 本报通讯员胡冠杰 李斌 李春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