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百草回春之季 如何让百病不发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3/23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界人士认为,养生亦然。春季桃李缤纷,万象更新,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但“乍暖还寒”,所以虽然“百草回春”,也恰是“百病易发”之季,科学合理地调节日常起居、饮食、运动等,以应春生之气,可以达到养生健身、预防疾病的目的。    

    春季易患疾病辨证论治

    人们捂了一冬,身体的代谢功能较差,不能迅速调节体温、较快适应气候的变化,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春天容易旧病复发。年老体弱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脑中风、胃肠疾病、气管炎、哮喘、肺部疾病、皮肤病等病史者应该注意避免复发。

    心脑血管病:春季人的情绪像破土的小草,欲摆脱压抑而舒展,容易不稳定,加之春天气候多变,使血管舒张后又突然收缩、血压升高,因此易引起心脏病和脑中风。为此,人们应注意保暖(俗称春捂),通过踏青等愉悦性情,稳定情绪,多多补充水分,坚持锻炼,多食新鲜蔬菜。

    胃溃疡病:胃溃疡病特点之一为周期性发作,即好发于春、秋两季。春季机体的代谢活动旺盛,胃纳增强;另外,睡眠不足、情绪不稳定等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均会引发胃溃疡病。为此,胃溃疡病人应合理安排膳食:要注意吃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和油炸食物,少吃甜酸,忌食生冷和忌烟酒;保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做到防寒保暖。

    皮炎及皮肤过敏:不少青年女性,在春天里易生“桃花癣”,这种皮肤病的主要症状为脱屑、瘙痒、干痛等;也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还有的表现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这多是因为皮肤对春天阳光中紫外线以及花粉和植物过敏所致。因此,患者应少晒太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对易致皮肤过敏的虾、蟹等以不吃为宜,踏青活动时选择绿茵草地处,少在花卉较集中的地方活动。

    五官“过敏”:结膜炎、鼻炎、耳道炎、咽炎,还有口腔溃疡等,都和春季气候干燥以及空气中的浮游物过敏有关。春季结膜炎除用滴眼药外,也可以用菊花泡水代茶。过敏性鼻炎除了针对性治疗,还可用棉签蘸一点香油涂搽,以滋润鼻腔黏膜。耳道炎也是春季多发病,表现为耳道内奇痒不止,用手指或挖耳勺刺激止痒,会导致局部灼热、疼痛,可用苦参和白矾泡水后,用棉签蘸一点涂抹耳道。春天咽炎患者常感觉咽部干痒或有异物堵塞感,患者常表现干咳、顿咳、夜里咳嗽频繁、痰白黏量少难咯,可含化润喉片或喝一些清咽茶,吃一些甘润多汁的水果如梨、柑等。

    结核病:春天随着阳气上升,体内阴阳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菌便乘机而动,导致旧病复发。为此,有结核病史者春季应经常进行检查。

    气管炎、哮喘、肺炎:有这些病史的患者更易复发。老年人和儿童容易发生肺炎。儿童和老人的肺炎,往往症状不明显,不像青壮年人的高烧、咳嗽、喘憋、胸痛那样典型,所以容易耽误治疗。老人如果出现精神萎靡、面色潮红、口唇发绀、呼吸加快、手足不温、表情淡漠、咳痰带血等,应立即送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预防主要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减少室内尘螨,宠物致敏原和霉菌,避免花粉和烟尘的吸入,饮食清淡,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蔬菜、水果。

    传统中医理念养生贴示

    “春捂”有必要:俗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由于初春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且常有寒潮来袭,加上此时人体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对外界适应抵抗能力较弱,如果衣着单薄,极易感受风寒。我国有一句养生谚语叫“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以免感受风寒;初秋来临,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以免气候乍冷乍暖,反而易受凉。这是古往今来善于养生者都十分重视的保健经验。唐代医家孙思邈主张“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食不消,头痛”,穿衣宜“下厚上薄”,以养阳收阴。这一科学的防寒保暖方法,有利于维护人体正气,抵御时邪。但是如果天气反常,温度升高较快,也不要盲目地只捂而不适时增减衣服,否则反而容易上火而生内热。刮痧按压穴位: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刮痧可以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方法简便易行,可以自己刮,不一定要刮出痧同样有作用。例如:每天把闹钟定在早晨6点,醒来后在床上半躺半坐10多分钟,用挂在胸前的砭石刮痧板刮面部、头部,并在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风池穴等部位做按压。感觉头脑清醒、舒适。起床洗漱后喝200-300毫升白开水。

    梳头通畅血脉:《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调和,要靠人体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百会穴”就由此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的作用。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生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而人们在春天的养生保健中就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春天梳头正是符合春季养生健体的要求,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当然也能强健体魄了。

    随春生之势而动:春天是万木峥嵘的季节,人也应该随春生之势而动。人们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运动锻炼,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的方式很多,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如散步、慢跑、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但无论是选择散步、慢跑或者爬山等活动,都要注意劳逸结合。通常中老年人行走1000至2000米,或行走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就应该坐下来休息半个小时,最好将双腿伸平,双手轻轻按揉双膝,这样可以促进膝部血液循环,减少磨损程度。因为长时间走路,膝关节、踝关节承重,容易受到磨损,特别是已患有骨质增生者,会加重关节的损伤。

    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中还有保健操、太极拳、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也是春季很好的锻炼项目。另外日常生活中钓鱼、爬楼、骑车、甩手、仰卧起坐、退步行走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