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李千帆:食堂外包,校方不能做“甩手掌柜”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10/4 17:13:50  

 作者:李千帆

  “一元青菜吃出76条菜虫,有木有!”近日,这则骇人听闻的微博在网络引发热议,博主“我爱YY_wy流浪”是广东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其就餐地点在学校饭堂。昨日下午,广工宣传部老师表示,菜中有虫确有此事。(9月22日《南方都市报》)

  一条条白花花的虫子,看在眼里恶心在胃里。虽然我也吃过十几年集体食堂,特别是大学四年,多数都是在食堂吃饭,也知味道一般,但是仍被此新闻雷住了。不得不说,广工食堂的工作人员口味太重了,深感佩服!难解的是,该校老师似乎毫不在意,接受媒体采访时显得异常淡定。此情此景之下,也怪不得学生自嘲“今天RP比较好”“(平时)一二十条是正常的”。

  当前,高校食堂俨然成了问题“重灾区”。首先是食品卫生安全,负面案例已经频频见诸报端。若以“高校餐厅”“食物中毒”为关键词进行百度,会得到十多万个搜索结果,其中2010年河南工业大学、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现的群体性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在当时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新闻的网络转载率、网民回帖率都非常高,广工“菜虫”事件虽没有导致恶性结果,但足以引起警觉。

  其次是随意涨价问题,学生们苦不堪言,直呼Hold不住。物价水平高企的大背景下,政策与现实在高校食堂呈现两重天。教育部与财政部曾于2008年发出《关于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要求做好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工作,今年高校开学前夕,教育部在济南召开“高校学生食堂工作座谈会”,副部长鲁昕在会上说:“稳定高校食堂饭菜价格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甚至要求学校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好学生食堂的价格稳定。但是,从媒体的报道来看,食堂涨价已“蔚然成风”。

  不管是从个案剖解,还是从宏观分析,各种问题的症结都指向当前高校食堂的运营模式——服务外包。很多高校将食堂外包之后,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久而久之,不出问题那才是意外。此次被曝光的广工大学城校区有4个饭堂,都已被外人承包,一元钱的青菜就是来自其中。不可否认,外包模式与自供模式相比有很多优势,例如企业在效率方面比自营更高,保管、采购、制售都有成熟的模式,适合规模化运作,但是带来效率和效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风险,特别是食品安全。承包者会想方设法节约成本追逐利润,这在情理之中,但是确有一些人缺乏责任心,为了利润不择手段。所以,高校食堂应该把“服务外包”与“安全监管”同步抓好,承包者负责生产经营,学校则应成立专门的部门主抓监管,吸纳学生力量参与其中,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这样方可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