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应对地沟油 重标准又不迷信它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9/20 15:55:56 |
|
最近,卫生部组织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药监局等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制定“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并组建包括权威专家和相关机构在内的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据了解,“地沟油”检验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法。 “国内外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一说,可谓真实不虚,谁曾料想从散发着腐臭、令人作呕的地沟里捞起来的“地沟油”还可以卖给餐馆炒菜。正如“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网上有一段子,说国内有学者发明了从牛奶中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向国外科学期刊投稿,评审回复曰:“要它何用?” “地沟油”的检验方法有“很高的技术难度”恐怕也不假,其一,现行食用油标准太低,连鼻子都能闻到酸臭味的“地沟油”居然能通过国标检测,“合格”的“地沟油”还要怎么检?其二,不同来源、加工方式炮制的“地沟油”成分千差万别,精加工的“地沟油”可能与正规的食用油不分伯仲,甚至李鬼比李逵还像,检验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从地沟里钻出来的东西,身上永远都有一股“地沟味”,是不可能躲过高科技的火眼金睛的——数天前,从北京食品安全部门传来消息,他们已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从“三聚氰胺”、“瘦肉精”到“染色馒头”、“地沟油”,几乎沿袭同一路径,标准缺席,方法缺失,等到火苗四蹿,火警频仍,有关部门才急急出击,匆匆扑火。按专家估计,“地沟油”在社会存在至少有二十年的时间,每一位中国人都可能吃过“地沟油”,最近更是大案频发,触目惊心,这时才唤醒多个部门,联袂攻关。莫说像欧美“证明某物质无害之后,才可以使用”的监管前移,即使事后救济,这后也落得太远。 更令公众忧惧的是,相关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缺失,我们翘首以盼,有了标准和方法,就能“轻舟已过万重山”?未必。“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都有检验方法,结果又如何?必须指出的是,“地沟油困局”并不是一个纯技术难题。涉及社会道德、法律法规、行政监管以及“地沟油”出路等诸多领域,多因一果。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拾遗补缺,只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保障,更主要的还在于日常的监管层面。 和其他食品安全一样,“地沟油”监管涉及卫生、质监、工商、环保、市政、城管、公安等部门,多龙治水,水患难治,这从已经查处的“地沟油”案件得到证实,从掏捞、粗炼、倒卖、加工到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鲜见行政执法部门的影子。若此,徒有检验方法有何用? 正因为“地沟油”的非正常使用,才出现公众感知意义上的“地沟油”问题。因此,尽快给“地沟油”找个好“婆家”,让它有一个更好的归宿,将有助于阻断“地沟油”流向餐桌。最近,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宣称掌握相关技术,将“地沟油”变成航天燃油。作为“地沟油”储量丰富的大国,倘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或者与他们合作,化废为宝,保卫餐桌,实为一举两得。 练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