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致美斋花银子赴上海“洗冤”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8/25 12:59:35  

  致美斋花银子赴上海“洗冤”

    ■致美斋工作人员正在检测食醋中是否含工业冰醋酸。 新快报记者徐娜/摄

    因广州不具备检测工业冰醋酸的技术和资质,需赴沪“体检”

    ■新快报记者 徐娜

    涉嫌用工业冰醋酸违法勾兑食醋的负面新闻见报后,老字号致美斋觉得自己很“冤”。昨日,致美斋的工作人员带着食醋和原料样品远赴上海,请第三方机构检测,为自己“正名”。花大价钱到上海检测,成本高昂。致美斋只能无奈接受,只因广州本地没有类似的检测手段。

    试纸检测法面临无效

    致美斋总工程师罗瑞山昨日向新快报记者出示了一份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的检验报告,其检验项目为9°米醋(和问题醋同一品种),生产日期为2010年12月2日(问题醋为2011年1月7日生产)。检验的结论是“符合产品检验明示指标要求,本次抽样检验合格”。

    罗瑞山介绍说,质检部门和企业使用的是1995年以来沿用至今的试纸检测法:放一片紫色的次甲基蓝试纸到食醋溶液中,如果试纸变蓝或变绿,则说明食醋中含有工业冰醋酸。“我们一直都是用这个办法自测,从没检出产品有问题。现在看来这个办法不行了。”致美斋准备通过更加精密复杂的碳14放射性检测,分析其“天然度”,以证明自身清白。但是,广州市没有一个部门有相关的技术和资质。广州市质监局曾表示:“就如何判断食醋产品中是否使用了工业冰醋酸的相关技术问题,我局将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请示。”

    赴上海送第三方检测

    对于“天然度”,致美斋也心存疑惑。昨日,他们工作人员带着冰醋酸原料、问题批次食醋和新生产的食醋三份样品飞赴上海送检,十余天后可拿到检测报告。其送检的第三方、全国唯一有资质的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的收费也不菲,每份样品检测费1700多元。罗瑞山说:“真希望广州质监局也有这种检测技术,这样我们也能节约不少成本。”

    3问食醋安全

    这醋能不能吃?

    “致美斋”三个字可以追溯到1608年明末清初的“致美斋”酱园,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发展成为现有的广州致美斋食品有限公司。但最近,这个老字号遭遇了信任危机。谁能告诉广大消费者,这醋还能不能吃?

    1.部分检测项目达标能否判定全部产品合格?

    根据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所的检验报告,只检测了苯甲酸、山梨酸、安赛蜜、糖精钠和甜蜜素这五项内容,就判定其符合SB10337-2000《配制食醋》标准要求,检测中并无针对冰醋酸项目,就得出“抽样产品检查合格”结论是否过于草率?

    2.只查账能否证明食醋产品没问题?

    针对“工业冰醋酸违法勾兑食用醋”事件,广州市质监局对企业的账单等进行了现场检查,但没有对最关键的、已经生产的食醋进行检测。在消费者看来,账目等完全可以造假,没有检测产品来得实在。而且,企业自己送产品去第三方机构检查可靠吗?

    3.权威部门的技术能否跟上专业机构?

    不论是此次的工业冰醋酸,还是之前的塑化剂,质检部门均表示,不具备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检测。权威部门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而有资质的社会机构又未必可信,能否请政府部门引进新的检测技术,或者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给公众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