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湖南将重点打造粮畜禽果蔬加工三大千亿产业 |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1/8/17 19:06:32 |
|
长沙8月17日消息(记者黎政祥 记者徐神) 作为我国中部六省中农产品生产加工重要省份之一的湖南省,如何将湖南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一直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思考的问题之一。从湖南省政府近日出台的《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2011—2015)》释放出的信息表明,湖南省将着力发展粮食、畜禽、果蔬、油料、茶叶、水产品、棉麻、竹木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果蔬加工三大千亿产业,到2015年,力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500亿元以上,提供300万个就业岗位。 在耒阳市绿海粮油年产13万吨优质大米的生产车间,记者眼前的大米生产线,正将刚刚收购的早稻稻谷进行去壳、打磨等加工处理。公司负责人李增明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在耒阳的马水等10多个产粮乡镇,建立了30余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产出高端优质稻6万多斤。“高端优质稻价格就高出市场25%至30%价格收购,带动耒阳周边30多万农户增收,一年增收有一千多万。” 如何提升稻谷的附加值?绿海粮油将稻谷精深加工,开发出优质河粉、面条、膨化系列休闲食品,并借助 “品牌连锁店”的直销平台,在长沙、广州、福州等地建立了高档次的优质大米直销超市。李增明介绍说:“原来的大米都是分销模式,现在我们采取直销模式,提高产品的品牌,增强产品的附加值。” 据悉,虽然湖南省年产稻谷近600亿斤,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但在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处长罗亚明看来,湖南的稻谷加工水平不高、湘米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可以说是“谷强米弱”,制约着粮农增收。为改变这一局面,《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规划(2011—2015)》提出:“围绕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大力发展优质稻精深加工,扩大优质精米、有机米、营养糙米和功能性大米加工比重,提升“湘米”品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重点扶持一批年大米加工量在30万吨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好的湘米加工骨干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稻米加工产业;力争到2015年湖南全省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粮食加工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 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只有2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2010年,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200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5.3%。国内有关专家认为,今后5到10年,其他工业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农产品加工业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湖南省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市场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将更加旺盛,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原动力将更加强劲。 李万元是耒阳市一位地地道道的煤矿老板,2008年,李万元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经营油茶产业的神农公司,目前公司已拥有油茶种植面积5万多亩,将建成日处理500吨油茶籽深加工基地,形成茶油生产、加工、贸易的一条龙产业链。项目负责人徐述华告诉记者,正在发展中的3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覆盖耒阳市12个乡镇,每年每亩25元、低改林每亩200元的土地流转金将提高基地项目区农民的收入。“我们公司规划要用5至7年时间,完成30万亩的油茶栽培。” 据悉,现在仅耒阳市共有油茶林面积115万亩,全市有70%的煤矿老板投资油茶产业。湖南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袁延文介绍说:“通过十年的努力,把油茶基地建好了,把油茶加工跟上来了,油茶产业做成百亿产业,油茶产业相当于两个煤炭产业。” 对此,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处长罗亚明认为:耒阳发展油茶产业的思路,正是转变观念,突破就农产品加工而抓加工的惯性思维,以产业化经营理念抓农产品加工业,这正是规划出台的指导思想。 今年,湖南省将拿出3000万元,对312家国家级、省级农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补助,并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服务引导等方面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罗亚明表示:“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资本、企业自有资本和其他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增加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进一步整合中央财政和省各级财政预算内可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资金,扶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