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国内年份酒潜规业则勾兑掺假成风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3/26 |
|
中国作为酒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自然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充分必然带来单位利润的走低,为获得高利润,酒业企业必须寻找到新的“营销点”,因此,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年份”风愈刮愈烈。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抽样调查,销售额前100名的白酒企业中,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年销售额不低于50亿元。这一切源于,酒的年份与商业价值挂钩,酒的年份越长,售价越高,越受到消费者追捧。 年份酒已然成为白酒行业的利润发动机 但是,受制于白酒的年份鉴定存在技术困难,“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掌握这样的技术手段”,我国还没有这方面通用的检测标准和强制性规定,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检测酒中的陈酿比例以及检测陈酿的年份。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白酒分会会长马勇坦承:“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某一种白酒不够年份。”“企业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百分之百够年份。”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徐岩教授如是说。 稀缺原酒支撑50亿天量? 他们大都从外面购买少量年份稍长的原酒,用陈年的原酒做引子,大部分用的是存放一两年的新酒,标签标注的却是时间最长的原酒年份。甚至有些胆子大的酒厂干脆把当年生产的酒打上年份酒的标牌,想标哪年就标哪年。”马勇无奈地表示,“市场上还有一些消费误导,比如‘只有酱香型白酒才能酿造年份酒’,也是个别企业在为自己的利益说话,消费者对年份酒市场越看越迷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酒行业资深人士还透露,个别品牌淡化一个原有的著名品牌,改推一个全新的品牌,相同的酒价格翻番卖,“老酒装新瓶,糊弄消费者”。 白酒行业所面临的“年份”尴尬也困扰着大酒企。吴向东所经营的华致酒行是五粮液年份酒的独家代理商,也时常遇到消费者对五粮液年份酒产生的质疑。“为此,我特意请教过(五粮液)唐桥董事长和五粮液的勾兑师。得到的答复是:为了保证酒的品质,五粮液的年份酒和世界其他烈性名酒一样,是勾调而成的。以15年五粮液为例,可能不全是15年酒龄的原酒,但所用原酒的年份绝不会少于15年。” 面对质疑,五粮液为何不挺身而出证明自己的清白呢?对此,五粮液方面认为,15年前,五粮液就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白酒企业,“每年留那么一两千吨原酒不算什么。现在年份酒产量一年也不到1000吨,有什么可质疑的?” “不是大品牌酒厂不想证明清白,确实是拿不出科学数据、第三方公证(证据)来。”马勇一语道破个中玄机。年份酒在国际上一直作为体现酒的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国内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一些具备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可以进行产品的自我溯源,而有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就“很难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是百分之百够年份的酒。”徐岩补充说。 与此同时,受制于白酒的年份鉴定存在技术壁垒,国家还没有通用的检测标准和强制性规定,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检测酒中的陈酿比例以及检测陈酿的年份。 日前,记者先后联系了北京、广东、江苏等地的官方产品质检中心,但没有一家检测机构明确有能力承担白酒年份酒鉴定的检测任务。 代表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总裁唐桥 建议由四川省政府设立名酒专管机构,对四川省所有酒业实施统一管理,并逐步向全国推行,实施全国统一的管理。同时,建议参照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第105号文件《关于食品标识中配料和产地标注问题的意见的函》的形式,出函对第七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细化食品产地的标注内容,不笼统称为“产地”。依法委托加工的,可标注“加工地”字样;只在当地包装的,可标注“包装地”字样,以此与生产基地相区别。 全国人大代表、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 白酒市场的混乱,根源就在于管理无法可依。希望有关部门召集法律专家、酒类专家和酒类企业等专业机构进行研究,制定一个合理、合法并有指导作用的酒类管理法规。只有对酒类管理进行立法,才能标本兼治。 一般而言,年份酒指的是酒的窖藏时间。徐岩指出,但实际上,所有的酒在出厂前为了保证统一的品质都需要进行勾兑,年份酒也不例外,年份老酒是否与标识相符、所占比例高低,由于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和产品溯源制度,导致我国年份酒市场日趋混乱。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末的年份酒市场相对纯净,‘十五年陈酿’‘三十年陈酿’确实是年份酒的酒龄标志;但发展到今天,全国已注册的白酒企业多达7000多家,每家酒厂都具备生产年份酒的能力,光是百强酒企一年就能卖掉50亿元年份酒。”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说道。 如此大规模的年份酒原酒从何而来? 除了四川、贵州等地少数老字号酒企外,酒龄在30年以上的陈酿酒即使有一些也应该早就卖完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统购统销制度,“每年用于酿酒的粮食是有指标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陈年酒存放,量也不会太大,根本支撑不了如今(年份酒)的市场盛况。”吴向东说。 贵州董酒一位离职老工人亦告诉记者,由于盲目扩大生产、恶性竞争,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贵州省内的多数酒厂基本上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只剩下茅台酒厂等极少数企业挺过了那一劫。昔日八大名酒之一的“董酒”也是在那一轮盲目扩张后因资金链问题而全面停产的。这一段历史,记者日前在采访贵州茅台酒厂董事长季克良时也得到印证。 然而,十几年后的2003年至2009年间,大批号称十年、十五年的年份酒涌进白酒市场。“按生产时间和储存期推算,这些酒都是在1993年至1999年期间开始酿造的,当时多家酒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那么多陈酿酒哪里来的?”面对年份酒市场乱象,这位酒厂老工人连声叹息。 年份酒“年龄”多大? 对于年份酒市场乱象,马勇没有回避。“一些不规范酒厂,建厂没几年就推出了5年、10年乃至30年、50年的年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