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乳业国标“倒退”并非第一次 利益之争从未停止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7/7 12:16:51  

 “中国乳业标准全球最差”。在经历了三聚氰胺风波之后逐渐平静下来的乳业,日前又因为正在实施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被业内专家炮轰为“全球最差标准”、“倒退25年”,再一次在社会各界关注下走上风口浪尖。

  事实上,自从2004年乳业发布“禁鲜令”之后,由乳业标准引发的争议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每一次乳业标准的酝酿和出台,多少都会在业内引发争议。而反观近十年来,中国乳业在经历“阜阳劣质奶粉”、“回炉奶”、“还原奶”、“三聚氰胺风波”等事件的冲击下,已经步履艰难,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更是千疮百孔。乳业标准的公允性遭到质疑,是否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伤不起的中国乳业,又该拿什么去挽回国人的信心和信任?

  乳业国标倒退屡有“前科”

  日前,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在一个奶业论坛上对去年实施的乳业国标进行了炮轰,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据了解,按现行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现在是每毫升200万个。而欧美标准是,原奶细菌数允许最大值为每毫升10万个,生鲜奶源的蛋白质含量3%以上。他还将枪口对准伊利和蒙牛,指名道姓称这些乳业巨头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绑架了国家标准,使之倒退了25年。

  记者留意到,事实上关于乳业标准“倒退”的争论已非第一次。早在2007年初,《液体乳(液体奶)》以及《酸牛乳(酸牛奶)》新标准征求意见稿一发布,就在乳企中引发“乳业新标越改越倒退”的质疑。原因是上述两新标准将替代原有的《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两个国家标准,然而却取消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两项重要的卫生指标。对此当时不少业内专家都感到不可思议,“连咸菜都严格限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量,为什么牛奶这种日常摄入量那么大的食品却毫无限制?”

  记者留意到,自从2004年乳业发布“禁鲜令”之后,几乎每一次乳业新标准的酝酿和发布都引发过争议。“由于引发高度争议而三度‘难产’的乳业‘禁鲜令’虽然在2008年被正式取消,但其背后牵涉到的巴氏奶和常温奶两大阵营所属乳企之间的利益之争却从未停止。”一位知情人士说。

  在王丁棉眼里,去年实施的奶业国标类似禁鲜令的翻版。他认为,新国标过于偏向常温奶,已经导致巴氏杀菌鲜奶在我国液态奶中所占份额连20%都不到。而巴氏奶在国外是主流,北欧五国消费巴氏奶达99.5%。

奶农、消费者双双遭绑架

  面对炮轰和质疑,参与修改牛奶标准的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抛出了“国情说”。他解释称,目前中国乳品行业处于初级阶段,国情决定中国乳品无法达到较高水平,因此降低相关标准有利于行业发展;否则按照较高标准,生乳的合格率大幅度下降,七成的中国奶农将只好无奈杀掉自己的奶牛,奶源供应将更紧张,优质奶源将更少。其言下之意,全国奶农是降低标准的得益者。

  对此,王丁棉再次进行了反驳。他指出,蛋白质含量关乎营养,菌落总数则攸关质量,但是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数量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即使是散户,只要舍得给牛喂精饲料和优质牧草,不用三五天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就会提高。此外,牛奶在刚离开乳房的一瞬间,其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每毫升不过3000~5000个,最多也不过1万到2万个,而之后能达到200万个,主要是进入加工环节这一时间段造成的。在牛奶被挤出送到收奶站之前,奶农可以用冰块包住盛牛奶的容器,这土办法不难做到,效果也很好。所以减少菌落总数不是奶农做不到,而是乳品加工企业的设施跟不上。

  双方观点一对比,不难发现,奶农和消费者遭到了所谓“国情标准”的绑架。首先,消费者作为最终为产品买单的人,却在毫无选择的情况下被迫要求消费品质更低的乳制品。另一方面,奶农被冠上“技术差”、“要照顾”的帽子,不仅成为千夫所指的矛头所向,而实际上,一旦消费者减少消费本土乳制品,奶农作为产业链上最弱势的一环,最终将被逼得完全无法生存。

  一个行业两大协会“暗战”多年

  透过此次事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和中国奶业协会两派之间的对弈再一次浮出水面,这是双方继“禁鲜令”之后的又一次剧烈碰撞。既然同属中国乳品行业,为何两家协会却屡屡针锋相对?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上述两个行业协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上级主管是原轻工部,而中国奶业协会由原中国乳业协会与原中国奶牛协会合并而成,在业务上属农业部主管。有知情人士透露,长期以来,由两大协会统领的两大乳业势力之间分歧严重。形成了“城市型乳业”和“基地型乳业”(代表企业伊利、蒙牛等)两大派系的分庭抗礼。此前,双方曾经围绕“禁鲜令”暗战多时,乳制品工业协会代表的是主张禁鲜的一派,而中国奶业协会则是反对的一派。之所以几乎每次乳业标准出台都会引发争议,也是因为两个协会之间的博弈。这也不禁让人生疑:多种力量和利益的博弈,是否正是近十年来国产乳业频频出事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用脚投票 海外“走粉族”被迫壮大

  记者发现,近日乳业标准引发热议事件再一次让消费者心中蒙上阴影。“我原来挺不理解身边那些千辛万苦跑到香港、澳门去买奶粉的家长,这么折腾何苦呢。去年儿子出生了,我老婆也凑上了去香港‘走粉’的热闹,还被我笑了好几回。现在看来,也许傻的人是我自己。”市民赵先生无奈地说。他表示,原以为三聚氰胺风波过后,最新实行的奶业标准应该是最严格的,也是最让人放心的,没想到现在居然被指责为“全球最差标准”。

  近期,中国购买力外流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事实上,除了奢侈品之外,近年来中国人到境外抢购婴儿奶粉早已成为一大趋势。虽然婴儿奶粉价格不比奢侈品,但其消费量却十分惊人。一位家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一周左右就要“报销”一罐900克的奶粉,一个月就要4罐,仅奶粉一项支出每个月就要上千元。为图省事,许多家长都是一箱一箱奶粉地买,海外“走粉”族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从临近港澳地区的城市迅速扩大到内地城市。

  而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到海外“走粉”的家长,则宁愿忍受国内外资品牌奶粉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涨价潮,也不愿意买国产奶粉。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则千方百计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方式帮衬“海外”代购奶粉。《2010年中国电子[0.77 -2.53%]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78.2亿元。其中奶粉是最主要的海外代购品之一,所占比为17%,排名仅次于首位的化妆品。因此可想见,国人仅仅在奶粉上面外流的购买力有多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