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食品安全监管不能总在“风雨”后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3/19 |
|
国家食药监局18日发布通知,对严防“地沟油”及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分别作出具体规定。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的监督检查等等。
“地沟油”和“毒筷子”是新冒出的问题?显然不是,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说,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也只有2250万吨。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中,但凡有餐饮业的地方就有回收地沟油的。可见“地沟油”及“毒筷子”等问题由来已久,可如果不是日前“3.15活动”的曝光,有关部门会这么快出重拳打击吗? 为何监管总在舆论弄得“满城风雨”之后,这种以媒体,特别是央视曝光为引导或“平息”的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就很不正常。所谓“风雨”就是问题成了堆,危害已不小了,谴责声四起,到这时才出手“被管理”,总是追着问题跑, 是我们的能力不足?不一定。有一个笑话:鸭子向鹰学飞,费了很大劲,总算学会了,鸭子向鹰致谢告别,然后一摇一摆地走回家。笑完后,我们有些心酸,更是心痛。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我们管理体制是学先进和现代国家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如高学历和海归)和人数(区一级都有食品卫生监督所)也是很好的,近年来,国家在食品安全监测设备上做了大量投入,加上各食品企业自己的监测部门,还有多部门的交叉管理,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上已基本具备了“鹰的飞力”,可现实是,有关部门做事却常是“鸭的步伐”,每一次食品安全出大纰漏都是“鼓了好几年”才被媒体挑破的“脓包”。 每一次“风雨”出现时,总看到有关部门在生产源头、制作过程和销售终端相互“追责”(其实是推诿)。一种食品到消费者口中要经过长长的环节,如种植生产、加工制作、包装运输和终端销售等,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即使“地沟油”和“毒筷子”也有其“产业链”。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是“分段管理”,由农业、质监、食品、卫生、工商和商业等部门“分段监管”,近年来,各部门虽有合作,但并非环环相扣,“各段”而造成监管漏洞并不鲜见。分工变成了分家,谁都有责变成了谁都无责。 其实,办法不是没有,例如,要改变“各管一段”的现状,可广泛利用HACCP来全程控制食品卫生和安全。HACCP是“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它是对在食品加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进行评估,而后根据评估进行控制的一种预防性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就是在生产环节中,对可能产生危害的关键点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HACCP不是等产品生产出来后再抽检,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由于HACCP体系通过危害分析实施危害控制,它便成为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用于确保食品安全的体系,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安全食品的准则。但此体系需要各管理部门的“无缝衔接”。我们对此要多下功夫,尽快到位。 当前,还有一个危险的苗头:由于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的频发,不少消费者已产生“审丑疲劳”,如网上大量对“地沟油”新闻的调侃和唏嘘,透射出消费者“无可逃避”的无奈和苦涩,也反映出人们的义愤和关注正在减少。特别是人们对“山寨文化”的宽容或纵容,会对社会风气造成更多的伤害。当人们普遍对假的和有害东西不以为然和习以为常时,就会出现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对危害人民健康的行为和后果,我们竟懒得谴责和追究管理之责,有关管理部门每次都基本轻松过关,或把板子打到他人身上,如此,此类坏事一再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顾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