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天气转凉调试身体利健康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9/11 |
|
进入秋天,气候逐渐凉爽,秋季病开始骚扰人们,发烧、鼻炎、胃溃疡病人开始增多。因此,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后,一定要注意冷暖变化,防备疾病“秋天算账”。
●高烧不退诱发肺炎 从事房地产销售的李小姐,一个多星期前就开始发烧咳嗽,以为是普通感冒,可体温一直保持在39℃左右,最后被拖成了支气管肺炎,气道里被浓痰堵住,做纤支镜灌洗两次才清除干净。 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秋季早晚气候凉爽,老人、孩子等体质较弱者,不注意保暖就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烧不退、咳嗽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没有特效药,所以用抗生素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易延误病情,导致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如果高烧持续3天以上,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吃火锅后胃部溃疡 天气凉爽之后,刘先生胃口大开,和同事一起到火锅城大吃一顿,冰啤酒喝个痛快,没想到半夜胃就开始抗议,泛酸、恶心、呕吐,一经检查,胃溃疡复发。 季节交替之际胃溃疡高发,气温降低让胃酸分泌过多,并抑制了胃黏膜液的分泌。胃壁一方面失去黏液保护,同时又受到胃酸刺激,则胃溃疡的症状就显现出来。另外,秋季人们胃口较好,饮食没有顾忌,暴饮暴食,吃过冷、过热的食物都对胃黏膜有损害。所以,一定要保持一个规则的进食时间,来维护胃分泌的节律,饮食宜清淡,不宜辛辣。 ●秋季高发过敏性鼻炎 周先生因鼻炎发作,于近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其症状是鼻内发痒,并伴及咽喉处发痒,之后是阵发性或连续性发作的喷嚏,每天数次,每次多于3个,甚至连续十几个,多在晨起时发生,严重时甚至影响嗅觉。 每年立秋过后,都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花粉和冷空气都是诱发的主要因素。因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很多患者误当成感冒来治疗。其实鼻炎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和过敏因素,达到脱敏、消肿、通气。但对于季节性的发病,可以提前治疗,让病情缓和,病程缩短。生活预防应遵循避、忌、替、移四字原则,避,就是避开过敏源;忌,忌用过敏性食品和药物;替,用其他食物来代替易过敏食物;移,转移造成过敏的环境。 ●秋燥时节多喝水 近段时间,杜小姐晚上洗脸时几乎都会无缘无故流鼻血,起初她以为是由于加班熬夜所致,但连续多日不但流鼻血,有时咯出的痰中还带有血丝。 进入秋后,因秋燥症引发咽痛、干咳、鼻出血等患者有增多趋势。秋天雨少天干,燥邪伤人,易耗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秋燥症虽不非常严重,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秋燥易伤肺,且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或致旧病复发。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也可多吃些滋阴润燥的蔬果,如梨、甘蔗、香蕉、苹果、柑橘和玉米、萝卜、南瓜、黄瓜等,以及一些养肺生津的粥汤,如在煲汤时候多放一些百合、玉竹、麦冬、山药、莲子等;同时应尽量少吃辛辣、煎炸、烧烤食品,也不适宜过多进补炖羊肉、狗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以免助燥伤阴、加重秋燥。此外,勤锻炼身体、增强体魄也能有效减少患病机会。 ●皮肤瘙痒很怕烫 入秋后,尤其是随着秋意渐浓,很多人皮肤瘙痒的症状开始变得明显起来,尤其是老年人群,专家提醒患者,洗澡水温别太高,否则皮肤更易瘙痒。 秋日里环境湿度下降,人体皮肤中的水分蒸发就会增多,皮肤变得干燥,这是引起瘙痒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瘙痒,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皮肤的湿润。因此,老年人秋天应该以少洗澡为宜,以避免皮肤干燥,而发生瘙痒症。老年人多从小腿胫骨前面的皮肤开始瘙痒,这是因为胫骨前面的皮肤中分布的皮脂腺最少,老年人的皮脂腺普遍开始萎缩,缺乏脂膜的保护。所以,每次洗完澡后,人们可在经常感觉瘙痒的部位适当涂抹一些含有油脂的润肤霜等,能有效减轻瘙痒。 许多有瘙痒毛病的人喜欢用温度高的水“烫澡”,认为这样可以缓解症状。其实“烫澡”会严重破坏皮肤表面的脂膜,使皮肤变得更加干燥,而且过强的热刺激也会使局部的皮肤变得肥厚、粗糙,瘙痒更严重。皮肤瘙痒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内服、外敷药物来抑制瘙痒,如果实在痒得厉害,也可以用冷水湿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