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本标准适用于1990年度新增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标准以及某些现有品种的扩大使用范围。本标准为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及GB 2760-8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88.1989年增补品种)》的续篇。 2 新增品种 新增品种见表1 表 1
种类 |
名 称 |
使 用 范 围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 注 |
消泡剂 |
聚氧丙烯甘油醚 |
用于酵母、味精发酵 |
正常生产需要 |
|
|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
|
|
|
着色剂 |
酸枣色 |
饮料、酱油、酱菜 罐头 糖果、糕点 |
0.1 0.3 0.2 |
|
|
花生衣红 |
糖果、饼干、园火腿肠 汽水 |
0.4 0.1 |
|
|
葡萄皮红 |
配制酒、汽水、果汁 果酱、罐头 糖果、糕点 |
1.0 1.5 2.0 |
|
|
二氧化钛 |
糖果包衣凉果 |
21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2 -03-29批准 1992 -10-01实施 GB 2760-86 续表1
种类 |
名 称 |
使 用 范 围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 注 |
着色剂 |
兰锭果红 |
香槟、冰淇淋、饮料 糖果、糕点 糕点彩装 |
1.0 2.0 3.0 |
|
|
诱惑红 |
糖果包衣 |
0.085 |
|
乳化剂 |
槐豆胶 |
罐头食品果冻、果酱、冰淇淋 |
105 |
|
|
瓜尔豆胶 |
奶酪食品、汤料 |
1 |
|
营养强化剂 |
氨基乙基磺酸(牛磺酸) |
按营养强化剂有关规定使用 |
按营养强化剂有关规定确定用量 |
|
|
乳酸锌 |
|
|
|
甜味剂 |
乙酰磺胺酸钾 |
饮料(液固体)、冰淇淋、糕点、糖果、果酱类、酱菜类蜜饯、胶姆糖餐桌用甜料(片状、粉状) |
0.3 每片每小包40mg |
|
增稠剂 |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
午餐肉 果酱 |
0.5 1.0 |
|
|
羟丙基二淀粉 磷酸酯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
冰淇淋 果冻 方便面、面条 固体饮料 果酱 |
0.3 2.5 0.2 0.5 1.0 |
|
防腐剂 |
乳酸链球菌素 |
罐装食品、植物蛋白食品 乳制品、肉制品 |
0.2 0.5 |
|
|
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 |
糖厂制粉防垢剂清净剂 |
0.01 |
|
其他它工助剂 |
6-苄基腺嘌呤 |
发黄豆芽、绿豆芽用 |
0.01 |
残留量: ≤0.2mg/kg |
|
凹凸棒粘土 |
过滤助剂、吸附剂 |
正常生产需要 |
|
香料 |
允许暂许使用的香料 |
配制各种食用香精 |
正常生产需要 |
见附录A (补充件)食用香料名单 |
GB 2760-86 3 扩大使用范围品种 扩大使用范围品种见表2 表2
种 类 |
名 称 |
使用范围 |
最大使用量g/mg |
备 注 |
酸度调节剂 |
柠檬酸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乳酸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苹果酸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磷酸 |
干酪、果冻 |
正常生产需要 |
|
|
乙酸 |
干酪、果冻 |
正常生产需要 |
|
|
富马酸 |
生面湿制品 |
0.6 |
|
|
柠檬酸钠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抗氧化剂 |
异抗坏血酸钠 |
果酒、果汁饮料 |
0.15 |
原GB2760-86葡萄酒改为果酒;果汁改为果汁饮料。 |
|
茶多酚(维多酚) |
含油酱料 肉制品、鱼制品 糕点、油炸食品、方便面 油脂 |
0.1 0.3 0.2 0.4(以油脂计) |
|
漂白剂 |
亚硫酸钠 |
蜜饯 |
2 |
残留量≤0.5 g/kg以SO2计 |
|
|
葡萄、黑加伦浓缩汁 |
0.6 |
残留量≤0.05 g/kg以SO2计 |
膨松剂 |
碳酸氢钠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乳及乳制品按有关规定执行
|
|
碳酸氢铵 |
|
|
|
轻质碳酸钙 |
|
|
着色剂 |
苋菜红 |
山楂制品、樱桃制品 |
0.05 |
|
|
胭脂红 |
对虾片、山楂制品、樱桃制品 糖果包衣 |
0.05 0.1 |
|
|
柠檬黄 |
对虾片 |
0.1 |
|
|
日落黄 |
对虾片 糖果包衣 |
0.1 0.165 |
|
|
亮蓝 |
对虾片 |
0.025 |
|
GB 2760-86 续表2
种 类 |
名 称 |
使 用 范 围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 注 |
着色剂 |
叶绿素铜钠盐 |
果冻、冰棍、冰淇淋、糕点彩装、雪糕、饼干 |
0.5 |
|
|
β-胡萝卜素 |
面包、冰淇淋、蛋糕、饮料、果冻、糖果、雪糕、冰棍 |
正常生产需要 |
|
|
红花黄 |
冰棍、果冻、蜜饯 |
0.2 |
|
|
辣椒红 |
冰棍、冰淇淋、雪糕、饼干、 熟肉制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辣椒橙 |
人造蟹肉、酱料 |
|
|
|
焦糖色 |
冰棍、雪糕、饼干 |
正常生产需要 |
|
|
栀子黄 |
糕点、冰棍、雪糕、蜜饯、膨化食品、果冻、糖果、广东面饼 |
0.3 |
|
|
高粱红 |
饼干、膨化食品、冰棍、冰淇淋 |
0.4 |
|
|
萝卜红 |
糕点、冰棍、雪糕、冰淇淋、果冻、配制酒 |
正常生产需要 |
|
|
红曲红 |
冰棍、雪糕、冰淇淋、饼干、果冻、膨化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乳化剂 |
酪蛋白酸钠(酪朊酸钠)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 |
奶油、人造奶油咖啡、 |
10.0 |
|
|
山梨醇酐叁硬脂酸酯 |
干酵母 |
|
|
|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 |
蔬菜、水果保鲜(涂膜) |
正常生产需要 |
|
|
单硬脂酸甘油酯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 |
饮料混浊剂 |
0.05(以最终产品计) |
|
增味剂 |
5'-肌苷酸二钠 |
各类食品(混合于味精中使用)
|
正常生产需要
|
味精含量不得低于80% |
|
5'-鸟苷酸二钠 |
GB 2760-86 续表 2
种 类 |
名 称 |
使 用 范 围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 注 |
水分保 |
磷酸三钠 |
奶酪 |
5.0 |
|
持剂 |
六偏磷酸钠 |
速冻水产品、奶制品、 |
5.0 |
西式火腿可适当 |
|
三聚磷酸钠 |
鱼制品、肉制品、果 |
|
多加,但以磷酸 |
|
焦磷酸钠 |
汁、冰淇淋、方便面 |
|
盐计8g/kg |
|
磷酸二氢钠 |
复合发酵粉 |
正常生产需要 |
|
|
磷酸氢二钠 |
|
|
|
营养强化剂 |
核黄素 |
营养强化盐 |
按营养强化剂有关规定确定用量 |
仅限于核黄素严重缺乏地区 |
防腐剂 |
丙酸钙 |
生面湿制品 |
0.25 |
|
|
山梨酸钾 |
乳酸菌饮料 |
1.0 |
|
稳定和 |
磷酸氢钙 |
复合发酵粉 |
正常生产需要 |
|
凝固剂 |
葡萄糖酸-δ-内酯 |
午餐肉、香肠(肉肠)鱼糜制品、牛奶、葡萄汁、豆制品(豆花、豆脑精 |
3.0 |
|
|
|
复合发酵粉 |
正常生产需要 |
|
甜味剂 |
糖精钠 |
话梅、陈皮类 |
4.0 |
可与规定的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 |
|
天门冬苯丙氨酸甲酯 |
冰淇淋、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增稠剂 |
琼 脂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食用明胶 |
|
|
|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冰棍、雪糕、冰淇淋、糕点、饼干、果冻、膨化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果 胶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卡拉胶 |
各类食品 |
正常生产需要 |
|
|
黄原胶 |
面条、糕点、饼干、起酥油、速溶咖啡、鱼制品、冷冻饮品 |
10.0 |
|
|
海藻酸丙二醇酯 |
口香糖、巧克力、炼乳、人造奶油、沙司、豆奶 |
|
|
GB 2760-86 附 录 A 食 品 香 料 名 单 (补充件) A1 允许使用香料8种 天然相同香料(包括单离与合成)8种 1. 4-松油烯醇 5. 异丁酸甲酯 2. 四氢香叶醇 6. 苯丙酸乙酯 3. 3-庚铜 7. 异丁酸-2-苯氧基乙酯 4. 二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脂 8. 异丁酸异丙酯 A2 暂时允许使用香料4种 1. 二氢-2-甲基-3-(2h)-呋喃酮 2. 异丁酸己酯 3. 玫瑰醚 4. 4-甲基-5-乙烯基噻唑 GB 2760-86 附 录 B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单 (补充件) B1 定义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是指使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辅助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等。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的应规定食品中的残留量,其本身亦应为食品级商品。 加工助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质量要求为食品添加剂规格,如无可用药典、美国食品化学法典FCC等的规格。 B2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单 1. 氧化铁 24 植物活性碳 2. 硫磺 25 纤维素 3. 硅胶 26 离子交换树脂 4. 铁粉 27 二氧化硅 5. 氧化钙 28 固化单宁 6. 氢氧化钙 29 食用单宁 7. 氯化钙(无水) 30 甲醛 8. 活性碳 31 905 9. 活性白土 32 钯 10. 硫酸亚铁 33 镍 11. 无水碳酸钠 34 银 12 丙铜 35 硫酸铵 13 1,2-二氯乙烷 36 氯化铵 14 乙醇 37 亚硫酸铵 15 己烷 38 氨水 16 石油醚 39 膨润土 17 乙酸乙酯 40 高岭土 18 乙醚 41 硅藻土 19 丙醇-1 42 珍珠岩 20 丁醇-1 43 凹凸棒粘土 21 丙二醇-1,2 44 聚丙烯酰胺 22 甲醇 45 矿物油 23 六号轻汽油 46 聚甘油聚亚油酸酯 GB 2760-86 47 三硅酸镁 74 硫酸铵 48 碳酸镁 75 碳酸钙 49 氧化镁 76 磷酸钙 50 硅酸钙铝 77 硫酸锌 51 滑石粉 78 硫酸亚铁 52 石蜡 79 磷酸铵 53 凡士林 80 氯化钾 54 氢气 81 碳酸氢钾 55 氮气 82 维生素B族 56 二氧化碳 83 尿素 57 十二烷基磺酸钠 84 硫酸镁 58 次氯酸钠 85 磷酸氢二钠 59 二氯异腈尿酸钠 86 磷酸二氢钠 60 三乙醇胺 87 氯化钙 61 氢氧化钠 88 己二酸酐 62 磷酸三钠 89 氢氧化钙 63 油酸 90 己二酸 64 焦磷酸四钾 91 过氧乙酸 65 单乙醇胺 92 氢氧化钾 66 EDTA二钠 93 琥珀酸酐 6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94 硫酸钠 68 二氧化氯 95 乙酸钠 69 碳酸钠 96 过氧化氢 70 氯化磷酸三钠 97 盐酸 71 脂肪醇酰胺 98 磷酸 72 脂肪醚硫酸钠 99 碳酸氢钠 73 硝酸 100 碳酸钾 101 6-苄基嘌呤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 4 霉菌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12-09批准 1987-01-01实施 GB 7099-86 霉菌指标见表3。 表3
项目 |
指标 |
霉菌计数 |
|
(出厂),个/g ≤ |
100 |
(销售),个/g ≤ |
300 |
5 检验方法 按照GB5009.56-85《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4789.24-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糖果、糕点、果脯检验》、GB4789.15-8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数测定》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提出,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