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河北某些人怎么了?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5/6  

河北之南是河南,当年一句“河南人怎么了?”引得国人大哗,国家级行骗造假“总教练”的封号,更是让上亿河南人郁闷不已,而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摘帽”努力,河南形象大为改观,再也没有谁敢轻易招惹河南人民了。

岂料,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河南的水日渐变清了,河北的水却似乎正在变浊。如今的河北,经济实力不见崛起,人文精神正在异化,尤其是在某些领域和某些人的身上“假冒伪劣”现象横行,并且手段猖狂到了相当的“境界”。

燕赵大地,自古英雄豪杰。而时至今日,发生在燕赵大地的那人那事,与人们心目中的燕赵英雄形象相去甚远,前些年,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及其秘书李真的腐败大案余音未了,而最近发生的几桩“造假行骗案”又令人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那将不再是古老传说中的燕赵悲歌,而是现实版的燕赵“杯具”了。

一是“三鹿”毒奶粉案。前几年,“三鹿”作为国内一家知名的大型奶制品企业,利欲熏心,胆大妄为,无视人民群众特别的广大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大肆掺入三聚菁胺,毒害了无数儿童,给人民生活和国家声誉带来恶劣影响。温家宝总理曾经表示:我们普查了受到奶粉影响的儿童达到3000万,国家花了20亿。并振聋发聩地指出:这样的教训,是我们整个民族应该汲取的。

二是石家庄“造假骗官案”。一个其貌不扬、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乡野村姑王亚丽,靠着傍富傍官,一路平步青云,官居石家庄团市委副书记,后因冒充别人女儿意图侵占他人数亿元遗产,而遭当事人举报,经调查发现,其身份、年龄、履历、学历、档案均涉嫌造假。中组部新闻发言人证实,王亚丽被认定为典型的“造假骗官”,中央及河北省有关方面一起对该案进行了查处,王已被免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与此同时,给予与此案有牵连的10余名石家庄市官员给予了相应的处分。

三是灵寿县公安局“假拘留证”事件。最新曝光的河北省灵寿县公安局,被人实名举报该局有两本拘留台账,其中一本用来“应付检查”,一本用来“灵活执法”,那本“内部”刑拘台账的背后,其实是一条巨大的灰色利益链,该公安局某些人可以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程序,原告和被告,抓人和放人,都可以“通吃”收钱,交钱就马上放人,没钱者就只要等着被判刑。据其内部人士称,这已成为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如此看来,三宗典型的“造假行骗”事件,主角分别来自大型企业、官场体系和执法部门,虽无内在联系,但性质同等恶劣。细细分析,“三鹿”奶业置民生于不顾,“王亚丽”及其后台推手置党的组织原则于不顾,灵寿县公安局某些人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虽不能以篇盖全,但起码说明河北的某些地方、某些人的“造假行骗”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如王亚丽之张狂,几乎已经到了目中无人、肆无忌惮的地步,没有一种“染缸”效应,不是某一圈子正不压邪的歪风使然,说白了,就是某些领域存在某种“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否则,一般人绝不敢如此为所欲为。

民不顾则乱心,官不正则乱世,法不公则乱纲。河北“三宗罪”,关系到食品安全,关系到干部形象,关系到法律公正。中国古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今有“为官不与民争利”之言,而温总理今年“两会”在谈到公平正义时,更是一语中的: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上述几点,皆为人民群众生活有尊严、家庭有幸福,干部有正气、社会有和谐的构成要素。可惜,河北省的某些领域、某些人恰恰粗暴地践踏了这些原则,让群众受害,令河北蒙羞。

我们不想与河北人民为敌,也不能“一竿子打倒一船人”,我们宁愿相信,发生的河北的几宗“造假行骗”事件,只是“极少数人”的违法乱纪行为,我们更愿意相信,河北省各级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透过这几起事件,我们又不得不深思,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三鹿”企业高管的良心何在,石家庄市干部管理的公信何在,灵寿县公安局某些人的法律意识何在,难道为一时之利,一己之利,这样原则都可以抛之脑后?果真如此,那真是败党风、损国誉、伤民心、丧天良。和谐社会绝不容许他们的存在,河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不会容许这类现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