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国皇帝们吃饭都讲究什么 |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9/17 |
|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可见,一般的黎民百姓把“食”视作天大的头等大事。然而,以“真龙天子”自居的皇帝们,虽然饮食无忧,却也把吃作为非常重要的事,尤其对所吃菜的钟情,使他们达到“天下第一美食家”的无冕之王的境地。一部中国烹饪史,处处闪动着皇帝们(包括皇太后、皇后)的身影,这在世界烹饪史上恐怕也是不多见的。
一、讲究精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之食,理应是“国品”之列,既好中选优,又优中选特。而皇帝们自己对美味佳肴的重视程度,也是到了极致的地步。既有数不尽的山珍海味,又有天底下的稀世珍品供他们品尝,可以说汇集了五湖四海之精,融合了天地万物之华。有时,皇帝所食之物多为极品。长江的鲥鱼,渤海的大虾,东北的熊掌、飞龙鸟、猴头菇,海南的燕窝,南海的鱼翅,山东的鲍鱼、海参等作为贡品,纷纷出现在皇帝的御食案桌。另外,只要皇帝需要,鹿筋、豹胎、驼峰、犀尾、猩唇、狮乳、虎睾等无奇不有,应有尽有。 皇帝们食用之精致,历史上多有记载,就以周代的“八珍”到明清时的“八珍”为例,尽管内容几经变化,但反映历朝皇帝们对吃的讲究“始终不渝”,即追求精致、精美、精华。由于每个皇帝的性情不同、口味的差异、对各种菜的喜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讲究精致的基础上,皇帝的嗜好也就精彩纷呈。商周的纣王喜食“煮熊掌”:汉高祖刘邦爱用“炙鹿肚”;东晋元帝司马睿贪噬“项脔”;隋炀帝杨广钟爱“鲈鱼鲙”、“镂金龙凤蟹”;唐玄宗李隆基痴迷于“驼蹄羹”、“烤鹿肉”:明朱元璋喜欢“清蒸鲥鱼”;神宗朱翊均不忘“笋鸡脯”、“炙蛤蜊”;崇祯乐享“燕窝羹”;清康熙珍爱“清蒸细鳞鱼”:乾隆偏爱“炊鸡”、“八宝鸡羹”;清西太后慈禧更钟情于“冰糖燕窝”……可见,皇帝们对吃如此津津乐道,如此讲究精致,当然是为了满足生活上的享受,也与他们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的需求不无关系。 二、讲究奢华 从总体上说,中国皇帝对吃的喜好千差万别,但追求奢华的不在少数。《周礼·天官·膳夫》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入物,酱用百二十瓮。”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皇帝吃一顿饭,所享用的美昧佳肴,少则几十品,多的达上百、上千品。如宋代皇帝,常常“膳百品”、“半夜传餐,即须千数。”(《西台集》卷一六《丞相文简公行状》)乾隆时代对宫廷饮馔也有定制:皇帝进膳须108品。其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皇帝有时免不了还要和群臣一起欢宴,以显示“君臣同乐”、“天下太平”。隋朝的“桃花宴”,唐朝的“曲江宴”、“烧尾宴”,清朝的“满汉全席”,无不规模宏大,豪华超群,更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即使是内忧外患的宋朝,皇帝对吃也是奢华无度。据史载,政和2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在太清楼宴请蔡京等9位大臣,宴席上山珍海味堆积如山。欢宴之后,蔡京曾作这样的记述:“以此加爵,致四方美味。螺蛤虾鳜白、南海琼枝、东陵玉蕊与海物惟错。” 皇帝还时常离开紫禁城到外巡幸,各地官僚为了讨得宠信,自然要争先奉献盛宴,以满足皇帝的奢欲。比如宋高宗一次临幸清河,郡王张俊贡进御筵,奢华之极令人瞠目结舌。计有:绣花高钉、瓜仙干果子、缕金香药、雕花蜜煎、腊脯、时鲜果子等80~90种;另外下酒之菜有:花炊鹌子、荔枝白腰子、奶房簦、羊舌签、萌芽肚舷、肫掌签、鸳鸯炸肚、沙鱼脍、螃蟹酿枨、鲜虾蹄子脍、南炒鳝、稣鱼假蛤蜊、猪肚假江瑶、润鸡、润兔、螎蛑签、姜酸生螺、煨牡蛎、莲花鸭签、三脆羹、血粉羹、水母脍、沙鱼炒鲎鹅肫掌汤齑等上百种。而康乾盛世时的乾隆,对吃的喜好绝不比宋高宗逊色。乾隆30年2月15日,他南巡游水路在船上进早膳,就有“燕窝鸭丝”、“羊肉片”、“炒鸡家常杂脍热锅”、“清蒸鸭子煳猪肉”、“糯米鸭子”、“万年青炖肉”、“燕窝鸡丝”、“春笋糟鸡”、“菠菜鸡丝豆腐汤”等几十品。因此,皇帝无论身在何处,吃出个恢弘的皇家气派,这也是封建规制所特有的。 三、讲究口味 皇帝们虽然每天拥有山珍海味,但不少皇帝仍然以讲究口味独特为荣耀,显示特立独行的君威。唐玄宗、清康熙和乾隆属于不同朝代或不同时期的皇帝,但他们都喜欢食用鹿肉。玄宗、康熙特别喜欢“烤鹿肉”。玄宗的“烤鹿肉”须用香料、调料腌制一下,然后再烤;而康熙喜欢自己打猎自己烤制的野餐式的“烤鹿肉”:乾隆则更喜欢“烧鹿肉”,讲究鹿肉酥烂,汁浓味香的特点。此外,玄宗还喜欢一种鹿血和鹿肠一起煎熬,并要趁热食用的菜肴。这种他自己发明被称之为“热洛河”的菜肴,鹿血软嫩,鹿肠酥香,口味醇厚。许多皇帝还喜欢食用螃蟹,隋炀帝和宋孝宗的口味就有很大不同。前者喜食“糖蟹”、“糟蟹”:后者喜欢“蟹酿橙”,吃法更考究:“橙用黄熟大者……以蟹膏肉实其内,仍以带枝顶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 ……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山家清供》)追求一种微醺香馨的醇美口味特点。 有意思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有时对宫中菜肴也有厌倦之时,常常要换换口味,因而一些平民特色的菜肴却让他们频频垂青。据《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宋仁宗常从汴京饮食店买来菜肴馔与群臣共享:_宋高宗曾从临安饮食店买佳肴食用。乾隆下江南时,“虾仁锅巴”、“松鼠桂鱼”、“文思豆腐”等美味让他吃得乐不可支。一些菜肴也因此走进宫廷御宴,皇帝的口味又使它们成为经典的珍馐。 看来,皇帝讲究口味的独特性、多样性、丰富性,或许,也是其吃遍世间美味的心理使然。 四、讲究意趣 对于皇帝而言,大凡天上飞的、河里游的、地上跑的,只要想吃恐怕都能吃到。然而遍尝天下之珍的同时,皇帝也非常讲究饮食的意趣。“意”用今天的话理解就是“意味”之意:“趣”,情趣也。“意趣”主要指心灵活动的内容。皇帝们不仅享用着精致、奢华的佳肴珍馔,而且特别注重在吃的过程中,受用无限意趣,以获得更多的精神愉悦。 皇帝追求“味外之旨”,有时比起吃来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光绪20年,慈禧过60岁生日,孔府孔令贻母彭氏和妻陶氏向西太后进贡早膳,计有“燕窝万字金银鸭块”、“燕窝寿字红白鸭丝”、“燕窝无字三鲜鸭丝”、“燕窝疆字口蘑肥鸡”。这4道菜,蕴涵“万寿无疆”之意,自然获得那拉氏的无限欢心。又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回宫后,他的贴身御厨景启特地用海参、黄鳝和鸡脯肉制作了一道“鸡米锁双龙”。当皇帝得知海参、黄鳝就是“双龙”,而万岁爷乃是当今真龙天子,年号又带隆(音同龙),中间用锁字蕴涵“大清江山永固”之意时,他喜不自胜,当即赐景启三品项戴。所以,这些隐含吉利、祥瑞词句的菜肴,让皇帝“口福”、“心福”双双满足,意趣盎然,达到一种“物感心动、触景生情”的至美的境界。因而,讲究悠深的意趣同样是皇帝的孜孜以求。 总之,中国皇帝对吃的期许永无止境,一方面是皇权统治登峰造极的体现,一方面也是中国饮食之丰富为其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