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食品安全时限知者甚少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10/18  

    生鱼片、海鲜寿司在加工1小时后若没被食用,就不应再销售;提供给旅行团食用的餐品,从加工完毕到端上餐桌,应当控制在2小时以内……为保障食品安全,有关部门对各种食品的食用期限作出了规定。但记者发现,大部分餐饮企业对食用时限不闻不问。尤其在自助餐馆、日式料理店等生食食品较多的餐饮企业中,不少明显超过安全时限的食品依旧被摆放在餐柜上。

  “为什么这个寿司那么硬?”在南京东路上的一家寿司专营店中,拿过回转传送带上的一款鱼籽寿司,消费者黄女士边吃边向朋友抱怨。记者看到,回转传送带上部分食品始终没有被食客挑走,一直随传送带转动,时间一长,有些就由于放置时间过长而变硬了。食药监管部门的专家表示,生食海产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越长,不仅会被风干,而且有变质的危险。所以,相关规定将加工后到食用之间的时限限定为1小时,可减少消费者食用未加热海产品后感染病菌或寄生虫的风险。对于回转寿司这样的用餐方式,专家建议,厨师可以在添补的食品旁放上加工时间牌,既方便消费者辨认,也方便餐饮企业及时撤下长时间未被挑选走的食品。

  记者根据本市最新发布的《旅游团餐食品安全操作指南》中“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的规定,走访了一些餐饮企业。在城隍庙附近的几家餐厅中,记者看到大部分餐厅在旅行团团员入座前,已经在桌上摆好了各种菜肴,除了后上的汤、饭是热的,其他菜肴大部分已经冷却。相关负责人坦言,他们不太了解2小时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说,为了让团体用餐的消费者尽快吃完饭,中午的菜肴他们在清早就准备了。监管人员表示,团餐就餐人员多,不少餐饮企业会提前半天将菜肴加工成半成品,这很可能会导致生熟交叉污染。而熟食卤味制作时间较长,又需要在熟食专间内操作,也是高风险菜肴。为此,本市提出了团餐中“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热保温的熟食存放应保持60℃以上温度”的规定。
 食品安全专家指出,这段时间申城气温变化较大,食物变质腐败的风险依旧很高。可从走访结果看,本市餐饮企业对餐食食用期限的了解度和操作情况都不容乐观,消费者也不是十分了解不同食品的最佳食用时间,只是觉得有些食品不太新鲜。业内人士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向餐饮企业宣传这些规定,加强针对食用时限的监管;同时,也不妨要求餐饮企业将不同食品的最佳食用时限在店堂里公布,方便消费者比对,利用社会的力量督促餐饮企业尽快落实相关规定。而行业协会也应当引导餐饮企业为生食海产品、改刀熟食、自助餐菜肴等标明加工时间。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