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65吨“问题大米”被查处 |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1/1/7 |
|
东莞去年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2597宗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昨日下午,从东莞市2010年度食品安全总结表彰大会上传出消息,去年全市共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2597家,涉案货值1378.56万元。其中,针对去年8月中旬的“问题大米”,有关部门共查封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成品米399吨、原料米466吨。 受理消费者投诉2758件 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锡江会上透露称,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近30万人次,检查户数28.17万家/次,取缔非法食品生产经营场所1638家,查处违法生产经营食品案件2597宗,涉案货值1378.56万元,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75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6.37万元。 除此之外,东莞市去年还组织相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开展“地沟油”和不合格一次性筷子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环节的清查行动。在清查行动期间,全市共取缔无证照企业46家,立案查处24起。 “问题大米”遭央视曝光 去年,“问题大米”事件备受市民关注。去年8月中旬,央视等媒体曝光了东莞一些农批市场将发霉的大米抛光后再次销售的问题。 其中,樟木头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一家较大的大米加工厂,加工一吨发霉大米只需80元钱,整个过程是先将发霉的大米抛光后,再掺入到各种品牌的大米中直接封包,然后投放到市场。 陈锡江表示,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大米”事件,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曾专门作出批示,各镇街(尤其是樟木头、常平、大岭山、中堂四镇)、各相关单位迅速行动,组织人员对辖区范围内加工经营大米的企业进行全面清查。 截至去年8月25日,有关镇街和部门对全市43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检查,立案查处涉嫌违法企业8家,查封涉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成品米399吨、原料米466吨。 |